语法和虚词 句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语法大全   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   ①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物名词 事物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行为动词 发展动词   心理动词  存现动词  使令动词 能愿动词   趋向动词   判断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的  表性质的     表示状态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确数 概数 序数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名量词 动量词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②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   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   有时态助词 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短语   三.短语和短语的类型 ①并列短语  ②偏正短语  ③动宾短语   ④动补短语   ⑤主谓短语   ⑥介宾短语   ⑦复指短语        四.句子和句子分类。    完整的句子结构是:   (定)主//[状]谓补+(定)宾   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句子成分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判断句如:1、 者 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