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1西方管理学发展历程:①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研究内容:改进工作条件,建立工作规范,加强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②以霍桑试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又称行为管理学阶段,研究内容: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研究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要,调整人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最终提高工作效率。代表人物:梅奥(霍桑试验)、勒温(群体动物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③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和行为的现阶段(1965年—至今),又称现代管理阶段。研究内容:在管理中,物质资本的作用不再突出,而人的作用日益显著,人已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跨文化管理(宏观方面),薪酬制度,职务分配,人员选拔,绩效评价等(微观方面)。2管理心理学概念;把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组织管理中。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而控制和预测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及增强组织功能。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现场研究法、案例比较法、测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4研究内容:①个体心理,包括知觉,情感,动机,人格。②群体心理,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从众。③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5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6知觉的特征:①相对性,知觉的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应,图形与背影之间的关系是起典型的代表。②整体性,即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制约知觉整体性因素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③理解性,即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④恒常性,即指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的亮度、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恒常性。7影响知觉的因素:①知觉者,包括知觉者的态度、价值观、动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特点。②知觉对象,包括大小、强度、对比、运动、重复、新奇等、③情景,包括时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8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被歪曲了的知觉。产生错觉的主要原因有知觉者心理和生理状况以及知觉对象和背影的特点。它既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只觉方面。9人际知觉,又称社会知觉,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47年提出。即认为对人、对群体的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分为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10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包括物质自我(指外貌、身材、容貌、家庭等的知觉)、社会自我(指在社会上的地位人际关系等)、精神自我(指性格,思想等的直觉)。影响自我知觉形成的因素有他人的评价、社会比较、自省等。11社会知觉中存在各种偏差,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效应,投射等五种。①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②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如一俊遮百丑。③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④定型效应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⑤投射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想通的特性。12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含义、个体努力地操纵或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②soler模式 s-sit、o-open ? l-lean? e-eye sight ? r-relation.③角色质变④相互支持⑤有种的赞赏别人的优点⑥自我展示13归因理论,归因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出的解释或评价。海德是第一位提出归因理论的人。①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内因又称个人倾向归因,及主观条件,如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态度、动机、努力程度等。外因又称情景归因,即归因于环境因素,如宏观的大势,社会舆论、运气、工作难度等。②凯利进一步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行为的归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③维纳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以下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14归因偏差,涉及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涉及个人利益的行为偏差,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责任归因中的偏见。15个性,也叫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和的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6个性特征,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

文档评论(0)

zhonhua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