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处理工程吸附7
第七章 吸附 吸附的基本理论 吸附剂及其再生 吸附工艺与设计 吸附法的应用 固体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因受力不均衡而具有剩余的表面能,当某些物质碰撞固体表面时,受到这些不平衡力的吸引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就是吸附。这里的固体称吸附剂。被固体吸附的物质称吸附质。吸附的结果是吸附质在吸附剂上浓集,吸附剂的表面能降低。 在水处理领域,吸附法主要用以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应用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各种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等。在处理流程中,吸附法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胶体物及余氯等,也可以作为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手段,以保证回用水的质量。 第一节吸附的基本理论 一、吸附的机理和分类 1.原理: 一种物质自动地向另外一种物质表面转移,最后吸附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过程,叫吸附;涉及到相界面的一种反应过程; 吸附发生在: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固界面(主要针对这一方面,将固体物质叫吸附剂,液体叫吸附质) 吸附发生的原因:表面分子受到净的向内的拉力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它力图吸引其它物质分子使之富集于表面上以降低物系的能量; 溶质的疏水特性和溶质对固体颗粒的高度亲和力 静电吸引力,范德华力或化学键力 2.分类 按作用力分三类 物理吸附:基于分子引力,分子间作用力,吸附热小 特征:吸附时表面能降低,所以是放热反应;吸附比较没有选择性;不发生化学反应,不需要活化能,低温就能进行;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自由转移,易解吸。 化学吸附:化学键力作用,产生化学反应,如石灰吸附CO2,产生单分子层吸附,吸附一般不可逆 离子交换吸附:溶质的离子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聚集在吸附剂表面的带 电点上,并置换出原先固定在这些带电点上的其他离子。 实际水处理中,上述三种可能并存,但可能一种占主导 二、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式 1.吸附平衡 吸附速度=解析速度→动态平衡 吸附能力qe—单位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的数量为平衡吸附量。 计算 常用吸附等温线有三种类型: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如V、C0一定,改变投炭量,则发现水中剩余的溶质浓度C及q也随之改变-说明吸附量与剩余浓度不是线性关系 2.吸附等温式—计算及应用 ①Langmuir等温式 假设条件: 吸附剂表面均一,各处的吸附能相同; 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剂表面饱和时,吸附量最大; 表面上没有吸附质转移运动; 平衡时吸附速度=脱附速度 平衡吸附量qe与液相平衡浓度ce的关系为: 计算过程: ②BET等温式 多分子吸附 CS—吸附质的饱和浓度;B-常数,与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有关。 线性形式 实验数据作图,求常数a和B。 ③Freundlich等温式 经验公式:qe=Kce1/n 取对数: 实验数据作图,出斜率1/n,截距等于lgK; 1/n介于0.1~0.5,易于吸附; 1/n2难以吸附。 实际应用时用哪一个等温式? ④多组分体系的吸附等温式 用COD或TOC综合表示溶解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其吸附等温式可用单组分吸附等温式表示,但吸附等温式可能成曲线或折线。 假定吸附表面均一,混合溶液中的各种溶质在吸附位置上发生竞争吸附,被吸附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用Langmuir竞争吸附模式来计算; 三、影响吸附的因素 吸附剂本身、吸附质本身、环境条件 (一)吸附剂的结构 1.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越好,对大分子可能不利 2.孔结构—细孔的分布—大、中(过渡)、微孔;大孔通道,中孔吸附大分子,观察用于水处理并被饱和的活性炭细孔分布与新鲜活性炭对比,微孔大量减少,此部分吸附起支配作用。 3.表面化学性质—表面氧化物—酸、碱两类 低温活化(500)的碳可以生成表面酸性氧化物,水解后可以放出H+,吸附碱金属氢氧化物 高温活化(800-1000)的碳生成表面碱性氧化物,水解后可放出OH-基团,吸附酸性物。 (二)吸附质的性质 溶解度—活性炭是疏水性物质,低—吸附增加 极性—非极性和极性小的好 分子量—不应太大,1000 溶质浓度-一般是浓度增加吸附量呈指数增加,也有例外 (三)操作条件 温度—吸附放热,低温有利 pH-对吸附率有影响 接触时间—足够的接触时间,0.5~1.0h 四、吸附动力学 1.水膜内的物质迁移速度 由Fick定律,水膜内的传质速度NA由下式结出: (7-12) 式中 D——溶质在水膜中的扩散系数,m2/L; δ——水膜厚度,m; kf——水膜传质系数,m/L; c——水中溶质的浓度,kg/m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