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1
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导学 关长庆 课程目的和任务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东北大学网络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科、专升本)选修的专业必修课,它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学习目的在于为今后的相关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地下水特征的一般分析原理,培养学生解决一定工程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并正确运用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进行相应的工程水文地质分析。本课程阐述的各种地下水的类型,赋存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以及地下水资源分析等内容为学生们学会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进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学习之 前,应首先自学一些相关的地质学知识,如:普通地质学中有关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构造等基础知识。通过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可以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并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课程选用教材 《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编著(2006年第八次印刷) 地质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 房佩贤等编著《专门水文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任天培等编著《水文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课程内容及各章节主要知识点学习指导 绪论 课程内容 一、水文地质学基础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二、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水文地质学发展概况。 主要知识点 1.地下水和水文地质学概念; 2.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地下水的特点。 学习要求 掌握地下水和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对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地下水特征有清楚的了解,充分认识地下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多方面作用及有害影响,一般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概况。 例题:地下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1)地下水水质好,分布广,供水延续时间长,因此,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人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都离不开它,特别是缺乏地表水的地区更是完全依赖于它。 2)地下水可作为载热介质为地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3)地下水含有特殊组分,因此,作为医疗矿水在医疗保健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地下水中富集有很多有用元素,其中有些可以形成地下水热液矿床,可以进行开发。 5)地下水可以传递地下相关信息来帮助判断水质成因、寻找相应矿产等。 6)有些地下水具有不良水质,长期饮用会危害人类健康。 7)在地下水开发利用和排除过程中,农业上灌水可能引起土壤的沼泽化和盐碱化,采矿与各种地下工程中的可能出现地下涌水,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可引起的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入侵和土壤的砂化等。 8)地下水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把它纳入到总的水资源中进行统一的水资源调配,以兴利除弊。 第一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均衡 课程内容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自然界的水分布; 2.自然界的水循环: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二、自然界的水均衡。 三、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1.气象因素; 2.水文因素; 四、我国水资源概况。 主要知识点 1.与水循环有关的基本概念; 2.影响水循环的气象、水文因素; 3.我国水文循环的特征。 学习要求 掌握水循环及其影响水循环的影响因素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地下水在其中所受的影响和作用,全面正确认识地下水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制约关系。重点掌握气象水文及地质诸因素对地下水形成运移的影响关系,充分认识到自然界水循环只是在运动形式和存在状态上的转换,在数量上服从于水均衡规律,概略了解我国的水循环状况。 例题:分析和论述气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1)随高度变化:由于大气的质量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压力也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随纬度变化:地表热力状况的差异,造成气压在水平方向的变化。赤道地带:气温高,热气流上升猛烈,对流层厚度较大,故在赤道上空,气压较两侧地带大,大气向两侧运动,在邻近地面的下部,赤道地带形成低压带。赤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分子的变化.ppt
- [第6章电子演示文稿制作.ppt
- [水利工程第4章第三节.ppt
- [第6章软件设计流程和方法一.ppt
- [水力学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ppt
- [第6章:MYSQL安装与使用.ppt
- [第6章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ppt
- [水利水电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讨论陈祖煜.ppt
- [第6讲作业点评及习题课.ppt
- [第6章跨国公司区位.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