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木兰诗比较见南北朝诗风差异.doc

[西洲曲木兰诗比较见南北朝诗风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洲曲木兰诗比较见南北朝诗风差异

在我国文学史这个百花园中,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汉乐府之后两枝鲜艳夺目的奇葩。它们以鲜活、灵颖、绚烂的姿貌诠释着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但水土滋润和人为给养的不同,使处于同一时代的南北朝民歌绽放出不同的色彩。 南朝民歌以写男女恋情为主,且大都以女性为主体。《西洲曲》是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它的感情真挚缠绵,用意新鲜灵巧,语言婉转清丽以及大量运用双关语等,较完整地体现了南歌的特殊风貌;北朝民歌反映人民生活疾苦,表现民族尚武精神,描写爱情生活,总体上看语言质朴无华,表情爽直坦率,风格刚健豪放。《木兰诗》总体上体现了这些特点。因此,从《西洲曲》、《木兰诗》看南北朝民歌差异,便具有典型意义。 一、《西洲曲》、《木兰诗》所体现的南北朝诗歌差异 1.诗歌内容涉及面不同。 南朝民歌基本上是情歌,且多以女性口吻抒情;北朝民歌则涉及社会生活的多层面,诸如战争、羁旅、豪侠、贫苦、闺情等。 南朝民歌《清商曲词》中的“吴歌西曲”是典型的情歌,《杂曲歌辞》中的《西洲曲》更是情诗精品。诗歌以一江南女子的口吻,抒发其对江北情郎的无限相思。诗歌首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通过折梅寄远,一表相思,为全诗奠定了抒情之基调。思而不见,出门采莲,边采莲边思君,“莲子青如水”,“莲心彻底红”,抒发了内心的爱意。“望郎上青楼”,“吹梦到西洲”,则将思君之情升华至极。折梅寄情,采莲思情,登楼怀情,梦中传情,自始至终无不在言情,真可谓“言情之绝唱”。 爱情是南朝民歌的主题,诗歌展现了爱情生活的种种场面。有失败者的哀鸣,“上床解腰绳,自经屏风里”;胜利者的喜悦,“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负心背约的猜疑,“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即使是《神弦歌》也具有人神恋爱的特色。 与之相比,北朝民歌则是一幅多彩画卷。同样写女性的诗歌,《木兰诗》淡漠儿女柔情,而塑造巾帼英雄形象。“可汗大点兵”使木兰由一个“当户织”的闺秀成为替父从军的将士。木兰毅然辞别爹娘,经过漫漫征途,急速行军,艰苦作战,终于凯旋而归。诗歌围绕战争记叙了出征的原因、战前准备、征战过程、战后受赏,反映出北朝的战乱纷纷,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崇尚勇武的精神。 北朝民歌不仅反映战争题材,还有人民的疾苦,“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尚武的精神,“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爱情的渴望,“老女不嫁,蹋地呼天”;游牧生活及风光,“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见北朝民歌在内容上反映现实生活比南歌深广。 2.诗歌表现的情调迥异。 南朝民歌哀婉,缠绵;北朝民歌积极向上,刚健豪放。 南歌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渴求,然而多倾诉婚姻不自由,男女不平等造成的痛苦,基调哀伤,感情缠绵。《西洲曲》中“日日思君不见君”的忧伤和凄苦之情,是南歌哀婉情调的集中体现。 首先,诗歌以空间方位的变换表现思郎之情。西洲折梅,西洲,实爱情之摇篮:梅花,乃爱情之象征。女主人公寄情于梅,让梅花带去她一年的相思。郎不归而采莲去,由此引出南塘抒怀。出门采莲,低头弄莲,细心藏莲,热情赞莲,此中透出的缠绵、哀伤的情意溢满了秋天的荷塘。古语说“鸿雁传情”,可事与愿违,女主人公只有“登楼望郎”。栏杆曲折,可见其内心情感之起伏;低垂双手,又见其忧伤痛苦之沉重。西洲、门前、南塘、高楼,相思无往而不在,遍及了女子生活的所有空间。 其次,诗歌又以时间的变换表现女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情郎。花飘香,冬季之景,“单衫”、“杏子”,“雅雏”,皆暗含春末夏初,“伯劳”、“乌臼”、“红莲”,夏季景物纷纷出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弄莲子”,则又进入中秋“鸿飞满西洲”,更是深秋景象了。从冬至春,从夏至秋,一年四季充满了相思。诗中不仅极写四季相思,也写出日夜相思。折梅、采莲、望郎均为日间相思,“尽日栏干头”,“尽日”两字结束了白昼,一卷帘又搭上了夜晚,借南风将自己的相思吹到爱人身边,一诉衷曲。 全诗从空间和时间上全方位描写一位少女无时无地不在思念情人,缠绵不尽。读来情真意切,荡气回肠。“正如陈祚明所说:‘盖缘情溢于中,不能自己,随目所接,随境所遇,无地无物非其感伤之情。故语语相承,段段相绾,应心而出,触绪而歌,并极其缠绵,俱成哀怨”’。 与南朝民歌格调迥异的北朝民歌却粗犷、雄健。《木兰诗》虽有远离父母时的幽幽思念,但更突出的是征战凯旋的男儿气概。 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在“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的现实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从此替爷征”,足见她的英雄豪气和忠国孝亲之情。木兰应征积极,备齐“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迅速奔赴前线,征途中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战胜了思念双亲的儿女柔情。战场上,她英勇杀敌,身经百战,艰苦的战争岁月磨砺了她那坚强的意志,历时十年胜利地完成使命。与《西洲曲》中哀叹自伤的女子相比,可谓一刚一柔。木兰凯旋归来,不

文档评论(0)

xuetingt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