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地关系与人地挂钩分析
人地关系与人地挂钩 陈常优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E-mail163.com Phone 主要内容 一.人地挂钩的涵义 二.人地挂钩的背景与意义 三. 人地挂钩的理论基础 四.人地挂钩的基本原则 五.人地挂钩的操作程序 六.人地挂钩的基础工作 七.开展人地挂钩的建议 一.人地挂钩的涵义 (一)人地挂钩概念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 人地挂钩: 人---本地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 地---城镇建设用地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二)人地挂钩特点 1.人地挂钩核心是“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出” 解决人往城转,从农村到城镇定居和农民集中到新型农村社区定居两种形式; 地随人走,主要指随着人口转移,土地的功能也随之转移,城镇增加用地规模,农村减少建设用地规模; 钱从地出,主要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整乡或多村联合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从农村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等获取资金,实际上就是取之于土、用之于农。 卢书记强调的“人往哪里走、资金从哪来、民生怎么保”的问题。 2.由指标管理向目标管控转变,指标由县域使用到省域使用。 3.土地属性由资源向资本转化,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 4.由土地单一城镇化向人地同步城镇化扩展,在更大范围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5.人地挂钩的主体是农民,要让农民在“人地挂钩”中成为受益者和拥护者。 6.“人地挂钩”政策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延伸和拓展。 二.人地挂钩的背景与意义 (一)政策背景 200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03号),就首次提出了“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牵头)。 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土地政策”中提到:“探索实行城乡之间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规模挂钩;探索实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的规模挂钩;探索实行地区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的规模挂钩”。 2011年9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题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的文章,再一次阐述要“探索完善城乡之间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地区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意见》允许河南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 (二)现实意义 河南省自2001年至2010年,GDP从5533.01亿元增长到23092.36亿元,2001年到 2009年年增长率达到12.1%,尤其是2006-2009年,年增长率达到13%。 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24.4%增长到2010年38.8%(全国49.95%),河南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的通道。 据估算未来10 年河南省大约需要 500万亩以上的城镇发展用地空间,而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给我省分配的2011~2020 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不足200 万亩,城镇建设用地缺口较大。 (三)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 201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继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1.三化涵义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的“三化协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2.三化协调发展的涵义 “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镇化为工业的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和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各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三化协调对土地利用要求 三化协调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凯爱瑞-益生菌行业:探秘母乳菌LC40,婴童及女性的守护者.docx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500道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GIS在审计中应用研究.doc
- 2023造口辅助器具的皮肤保护用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尺寸、表面pH值和吸水性.pdf
- 危险废弃物管理知识培训.pptx VIP
- 2024版有房子有孩子离婚协议书.docx
- 人教版二年级生字表.pdf
- 集合论与图论 Set Theory and Graph Theory(姜守旭).ppt
- 备战2025年中考数学(全国)通关秘籍02 几何图形选填压轴题(含特殊三角形、特殊平行四边形、圆等综合问题)(原卷版).pdf VIP
- 大厦综合物业投标方案(技术标 1155页).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