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ppt分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以为,认为 离 正午 向东游历 辩论争论 原因,缘故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到了 就 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是 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孔子不能决也。 裁决,判断。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你 通“智” 谁 通“谓”说 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 研读课文 初出 日中 1如车盖 (近—大) 如盘盂 (远—小) 2沧沧凉凉 (远—凉) 如探汤 (近—热) 视觉判断 感觉推论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3、你觉得“两小儿笑曰”, “笑”有什么含义? (1)嘲讽的笑,大圣人也有不知道的。(2)骄傲的笑,我们难倒了最有学问的人。 (3)痛苦的笑,孔子都不知道,那谁还能知道答案呢?…… 4、“孔子不能决也”,你能想到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学习两儿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 5、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 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启 示 看谁知道得多 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回答不出,如果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该如何回答他们? 难句质疑 ②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多智慧呢? ?远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难句质疑 ②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多智慧呢? 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 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汤 古: 今: 用菜放到水里煮的汁水 一.掌握下列词的含义 以--- 去--- 决--- 孰--- 汝--- 知--- 二.词类活用 三.古今异义 向东(名词用作状语) 热水,开水 认为 距离 判断 谁 你 通“智”,智慧 东— 背诵(减字法) 1、初试背诵(减去文中少量字句,引导背诵) 孔子( ) ,见两小儿( )。问其( )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 ,而日中时( )也。” 一儿以( ) ,而日中时( ) 。 一儿曰:“日初出( ) ,及日中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