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doc

[山东省聊城市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聊城市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

山东省聊城市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巨擘(bò)????? 殷(yān)红???? ?标识(shí)???? 旌(jīng)旗蔽日 B.吮(shǔn)吸??? 惩(chéng)罚??? 恫吓(hè)????? 应(yīng)运而生 C.粗犷(guǎng)?? 角(jué)色????? 铜臭(xiù)???? 酩酊(dǐng)大醉 D.木讷(nè)?? ?? 内疚(jiū)? ??? 胴(dòng)体 ?? 命运多舛(chu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禀赋? 胁从? 返朴归真? 胜不骄,败不馁 B.谐谑? 强弩? 甚嚣尘上? 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C.潸然? 樊篱? 蔚然成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小憩? 震慑? 莫衷一事? 慌慌不可终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从五岁那年起,他就离开了生养他的故乡,远涉重洋,到异国谋生,????? 异乡,他倍加思念故土亲月。 ②他们低价买进,转手高价卖出,从中??????? 暴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④?????? 五月底,该厂创他利润十二万元。 A.作客? 牟取? 化装? 截至?? B.作客? 攫取? 化妆? 截止 C.做客? 攫取? 化装? 截止?? D.做客? 牟取? 化妆? 截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台湾第一家庭近日连续爆发多宗丑闻,范围之广,金额之巨,馨竹难书,令老百姓瞠目结舌,轰动海内外。 B.电视上这“名家”、那“大家”多如过江之鲫,掂掂实际的文化体重,估估实际的文化身高,谁都心中有数。 C.譬如我任直隶总督时,我们那里发生了瘟疫,死了数万人,然而我向皇上写奏章时,一直都称我们这里相安无事。 D.我们对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结果是成绩相差悬殊,良莠不齐,看起来分层次教学是有必要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神州五号”升空,使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B.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C.2007年6月聊城市首批23户贫困居民领到廉租住房补贴,之后又有第二批10户领到了补贴,我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D.平民画家田棒棒的一件作品被一个香港人办的全球华人书画展入选了,给他带来的信件中就有入选通知和参展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英才苑《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英才苑“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

文档评论(0)

zhuanye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