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首页)
教材分析:
本次课内容理论讲授需2个课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住院患儿的护理;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本次内容的难点是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小儿体液治疗的特点和护理。因在儿科四大病“腹泻”中又将会用到本节内容,所以对这次课的掌握要求更高。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小儿用药护理及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小儿体液治疗的特点和护理。在突出体液疗法这一重点时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在遇到腹泻患儿时应如何进行护理。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 年级 二年 专业、层次 助产专业 授课类型 理论课(新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教案的讨论与设计:
首先用图表及举例说明引入住院患儿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的内容。
举例“麦当劳鸡肉”“迪痘”等案例引入小儿用药护理,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讲解。
在小儿液体疗法的讲解上,重在理解,并要求掌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要求。
熟悉住院儿童的压力来源和各年龄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和护理。
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
掌握小儿的用药护理。
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小儿体液治疗的特点和护理。
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
1.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7分钟
2.住院护理常规:7分钟
3.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7分钟分钟
一、住院患儿心理反应及护理
年龄
对住院的反应
护理要点
学龄前
儿童
分离性焦虑减弱,惧怕陌生环境,怀疑被遗弃、遭受惩罚
介绍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减少疑虑,
尽量使患儿表达感情、发泄恐惧和焦
虑情绪
学龄期
儿童
孤独、焦虑、悲观
心理活动虽多,但表现较隐匿
介绍有关病情,允许同伴、同学来院
探视,增加沟通与交流,调整患儿的
情绪
临终
患儿
受年龄、性格、对疾病的理解、身体状况、家长的情绪、个人责任等影响
尽量满足患儿心理、生理需要,减少
临终患儿的痛苦,给予支持和鼓励
案例
2岁女孩,发热2天。2天前因着凉后出现发热,在家自测体温37.5℃,到当地药店购买退热药,后经证实为扑热息痛,患儿口服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出现嗜睡,食欲减退,黄疸,入院检查后发现肝功能异常。
问:该患儿的用药合理吗?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
(一)体液总量及分布特点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间质液所占比例越大
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年龄
总量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血浆
间质液
足月新生儿
1岁
2-14岁
成人
78
70
65
55-60
6
5
5
5
37
25
20
10-15
35
40
40
40-45
从表中可以看出,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主要因为年龄愈小,体内脂肪含量愈少,水分的比例愈大。由于不同年龄细胞内液和血浆的比例相近,所以小儿体液总量相对较多主要是间质液相对较多,脱水时首先丧失间质液。
正常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年龄
需水量(ml/kg)
1岁
120-160
1-3岁
100-140
4-9岁
70-110
10-14岁
50-90
水代谢的特点
水的调节功能不成熟
年龄越小,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愈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脱水: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的减少,并伴有电解质的丢失
脱水程度
临床表现是脱水程度的判断依据.
脱水的临床表现轻重取决于细胞外容量的丢失量.
根据患儿精神、皮肤弹性、眼窝、前囟、哭时泪水、口唇粘膜、尿量减少程度综合判断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体液减少占体重百分比
5%以内
5%~10%
10%以上
失水量(ml/kg)
50
50-100
100-120
精神状态
稍有烦躁
烦躁不安或萎靡
嗜睡、昏睡或昏迷
眼眶及前囟
稍有凹陷
明显凹陷
极度凹陷
皮肤弹性
尚好
差
极差
口唇黏膜
略干燥
干燥
明显干燥
眼泪
无改变
哭时泪少
哭时无泪
尿量
正常或减少
明显减少
无尿
末梢循环
无改变
稍差,脉速,四肢稍凉,血压正常
四肢冷,脉细速微弱,血压下降
脱水性质
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反映水和电解质的相对丢失量。
根据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水平进行评价。
脱水性质
不同病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主要是钠)的丢失比例亦不同,因而导致体液渗透压发生不同的改变,据此可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脱水性质
判断依据:水和电解质的相对丢失量
等渗性脱水-钠、水成比例丢失
低渗性脱水-失钠>失水
高渗性脱水-失钠<失水
临床上等渗性多见,高渗性少见
液体疗法目的:
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电解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