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一、什么叫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养。
二、 什么叫写作素养?
素养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养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生活素养与写作活动有何关系呢?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许多成功的作品,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作家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的经历。
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不打上其个人生活的痕迹
比如,十年动乱后,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文学现象,象“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实际上是一批有着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生活际遇的折射和对这一段生活的深刻反思。
因此,我们说写作是需要生活储备的。如果脱离了生活或者在某些方面生活储备不足,会是怎么样呢?
①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诗作。其中一句是:“熊熊的高炉迸射出钢花”。过了三天,《人民日报》刊出一封技术员的来信,指出:高炉并不炼钢,炼的是铁;炼钢的是平炉或转炉。
②郭雪波的小说《沙狐》开篇渲染科尔沁的荒凉,说“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瀚海”,他忘了,编辑也没记住,整个中国的版图才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③张抗抗在《去远方》里写到黑龙江那座远方城市里的夏天,“蝉声”叫得人心烦——黑龙江根本没有“蝉”这种动物。
④1981年红学家吴世昌先生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批评该报一篇文章和一篇报道有问题,并建议提高编辑人员的写作水平。中央负责同志就此作了批示,要求《人民日报》改进文字工作。一篇占了整整一版的大通讯赞扬一位军医为了探索新的针灸穴位,先在自己身上试针,既用针扎了子宫韧带又扎了前列腺。吴先生问:这位军医到底是男是女,怎么能够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器官?
⑤迟子建在她的小说中写到,“天凉了,小鸡都不爱下蛋了”——小鸡在伏天才不爱下蛋呢,要“歇伏”;一立秋,就爱下蛋了。
⑥ 王阿城在《东北人的食物》中写到,东北的先民以渔猎为生,在他们的食谱中不但有獐狍野鹿,野猪等,居然还有“狐狸,狼,老虎”——从来没有哪个民族以这几种动物为食物的。而且,东北先民一向尊敬老虎,以其为“山神爷”,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违背生活常识的“作品”不能取信于人,如果不以丰厚的生活积累作支撑,写出的作品可能会内容干瘪失实,缺乏生活深度,或根本无法进行写作。
即便名作家也是如此。
古人说:“见得真,方道得出。”有丰厚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得以丰富和递增,信息贮存和材料积累越丰厚,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生活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根须”,它来自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也来自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写作主体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素养,这不仅要求写作主体有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更要有对生活的热情与投入。
2、写作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写作一方面源于时代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时代社会生活。写作和生活的关系,不是镜子式反映外物的被动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具有能动效应的关系。如果说文章是一把火炬,那么它的燃料来自于生活,而它的光芒又在照亮着生活。白居易提出一个口号:“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应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长城的作文关于城的作文.doc
- 关于销售的知识 文档.doc
- 关于酒店服务英文文献.doc
- 关于食品与健康的看 3关于食品与健康的看法 3.doc
- 关于食品安全的报告.doc
- 关于高职教育推进关高职教育推进.doc
- 关于高血压的膳食小识常识.doc
- 关岭银城清包劳务合同.doc
- 关注6岁前小儿弱视.doc
- 关于销售毕业论文关销售毕业论文.doc
- 虚拟货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清洗机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docx
- 无线电测向活动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清洁设备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docx
- 高中美术名画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课堂中加强生态环保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顺酐酸酐衍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清分机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混纺纱染行业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