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中物”的概念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中“物”的概念
——从康德、胡塞尔到海德格尔
The Concept of “Thing ” in Western Philosophy
from Kant Husserl to Heiddeger
石福祁
Shi Fuqi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
“对物之物性的解释贯穿了西方思想的全过程”(海德格尔语)。本文主要撷取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哲学家对“物”的概念的解释,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物”的概念的发展沿革进行了历史考察,并从物本身、人—物关系两点对此进行了讨论
引? 论
在海德格尔看来,一部西方哲学史或西方思想史,就是一部自希腊源头的退化史。对存在的遗忘伴随着对存在者是其所是的寻根究底之追问,从而构成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而存在者,不论在哲学史的视野中曾展示何种形态、种类、意义,其核心却是物(英文something,德文das Ding),简单地说,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之交道的这些可感事物:一张桌子、白皮肤的某个人、飞鸟,……因此,考察西方哲学中“物”概念的沿革,无疑具有概观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与旨趣的意义。然而,这又是个异常繁难的任务。历史上的某些经典著作家,尤其是古希腊的著作家,其思想本身十分繁杂且多存在前后矛盾之处,因此对他们的物概念之考察也十分困难。如柏拉图,我们可以把前期思想中的现象世界之具体可感事物当成物,但这里的物不论内涵及外延均与后期思想中的物有异。又如亚里士多德,其作品卷帙浩繁,几乎涉猎了现代学科各门类,但作为哲学考察对象的物却不易断定。我们可以把《范畴篇》中提出的第一本体认作是物,因为它指称“个别事物”,但亚氏在《形而上学》中却放弃了这一观点。但即使如此,亚氏仍是本文根本无法回避的人物,他的“物”思想为以后“物”思想之发展奠定了基调。限于文题及篇幅,在此不妨将其提纲式地简述如下。物与关于它的知识(归根结底是认识)相对立。笼统地说,物只是这一个或那一个具体的可感事物,而知识则包括范畴、述词、种属、原因等形式。物是承担着属性、关系、表述、定义的载体,它本身就其所是而言不增不减、不多不少,也不因属性等的变化而变化,而后者,则力求以事物之真理与事物相符合,并以是否符合作为判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尽管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追求物与知识的同一,但由于表述事物时不可避免的普遍性,使得它们与其说是同一还不如说是对立。但不论人们是否了解物的那个内在确定的“是什么”,物的实存则不容置疑,它永远以一个“是什么”的姿态站立在追问者的视野中。有了上面的叙述,我们的考察便可以从康德开始,经过胡塞尔到海德格尔为止。倘把西方近现代哲学看作是一个内在一致连续的谱系,那么这一考察也当然地具有相对自足的意义。
一、康德:概念构造对象
我们说的“物”,在康德那里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对象。一般认为,对象即是人的思想或行动指向的人或事物,但康德的对象则意指自在之物感染我们而产生的现象[1]。为此,先要了解康德关于自在之物的主张。
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三十二节中,康德说:“事实上,既然我们有理由把感官对象仅仅看作是现象,那么我们也就由之而承认了作为这些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在之物是怎么一回事,而只知道它的现象,也就是只知道我们的感官被这个不知道的什么东西所感染的方式。理智由于承认了现象,从而也就承认了自在之物本身的存在,并且因此我们就可以说,把这样的东西表现为现象的基础,也就是说,它不过是理智存在体,这不仅是可以容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2]在《导论·附释二》中说:“作为我们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的产生的表象。因此无论如何,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存在。”[3]这两段话清楚不过地表明:物体本身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本身是什么样子我们则不得而知,因为它给予我们的只是现象。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中,自在之物更多是“理智存在体”,因此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也正由于此,我们不把存在之物看成是物,因为它是经验不能达到的。相反我们只认取它的现象为物)。倒是自在之物呈现给我们的现象如何成为被概念构造的对象,才是他关注的重点。我们已经知道,亚里士多德主张物与认识相符合的观念,因果关系等不过是物的属性,认识的任务就是去揭示它们。但亚氏开辟的这一传统遭到休谟的根本怀疑。结果是,感觉与联想或说心理主义再也不能成为必然性认识的根据,这就促使康德在经验之外寻求必然性的根据,从而确认出一些先天的因素,如时空的纯直观形式、先验逻辑范畴等,通过它们对后天的感觉质料进行综合,使其具有客观有效性与普遍必然性。用康德的话说,就是“概念使对象可能”。
在此对概念如何使对象成为可能作一简略的描述。关于自在之物,我们不得而知,但它毕竟作为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造林项目投标方案.doc
- 泸州市联合环保产业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公开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 大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数学知识点初一上.docx VIP
- 2024年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融资计划书.docx
- 四年级上册 数学 期中考试专题 作图题(含答案) 人教版.doc VIP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北京市考行测真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