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思想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漱溟思想研究

大学招生考试多元化的宪法底线 ——兼论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与大学自主招生制度的违宪性 张千帆 【专题名称】宪法学、行政法学 【专 题 号】D411 【复印期号】2011年01期 【原文出处】《法商研究》(武汉)2010年5期第59~66页 【英文标题】The Constitution Bottom Line of University Admissions Examination Diversification 【作者简介】张千帆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的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然而并非所有的大学招生考试多元化改革都符合宪法原则,如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和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就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所规定的平等原则,形成了歧视。我国的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必须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以多元化为名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设定的平等底线。 【关 键 词】大学招生/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平等/歧视EE111UU1749175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大学招生已经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因为各大高校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按地区分配录取名额的传统做法。①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权从中央下放到各省,各省普遍自主命题,高考成绩失去了统一衡量的标准,但这并不能掩盖高校地域歧视的实质。事实上,尽管考试命题方式改变了,但各大高校仍然是按照地区录取比例来划定各省分数线的。统一高考标准的丧失意味着教育地方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分配将更加不平等。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和法治等诸多领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那么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例外,甚至在标准统一这个关键问题上正在发生倒退。② ????近年来普遍施行的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和大学自主招生看上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因为高考不再是“全国一张卷”而是16个省(市)自主命题加上适用于其余省的统考卷,重点大学的招生也不再局限于将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通过大学自行设计的考试和高考相结合获得了有限的招生自主权。总之,命题主体、考试方式和招生标准都出现了多元化。多元化改革确实打破了原本单一、僵化的高等教育模式,有助于不同地方和不同大学自主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但是,即便看似有益的多元化改革也不是没有底线的。现行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最大问题正在于从根本上忽视了宪法所规定的平等原则,形成了教育歧视。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宪法底线是维护平等的高等教育权利和机会。笔者试图梳理界定平等与歧视的宪法标准,对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中的分省自主命题和大学自主招生制度所凸显的宪法性问题进行分析。 ????二、平等与歧视的鉴别:教育平等的宪法标准 ????今天,享有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可的基本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2款规定:“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虽然没有具体涉及高等教育,但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若将这两个条文连读,不难看出《宪法》也同样赋予公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其中当然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然而,在这里平等显然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大学录取标准平等也不是指各地区严格按照统一分数线来划定。那么,究竟什么是平等?如何鉴别平等和歧视?平等允许什么样的例外?这些看似技术性的细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宪政国家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政府或其他行使公权力的部门不能任意地区分公民中的不同人群,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对他们规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美国联邦宪法》第14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的基本要求,也是《宪法》第33条的应有之义。这项宪法要求不仅适用于政府部门,而且也适用于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等受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然而,有差别未必就构成宪法所禁止的歧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具备正当理由,政府可以对不同人群给予差别待遇。而在这种情况下,因此而受到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并不能成功挑战有关措施的合宪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理由才是正当的呢?在理论上,是否构成歧视取决于涉嫌歧视的差别待遇和其所主张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客观关系。若高考分数是衡量考生能力和潜质的适当标准,③那么一个正当合理的录取体制就应该以高考分数等相关指标为依据。在这个意义上,一项歧视性的招生政策不仅侵犯了个人的宪法权利,而且也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外来贸易的歧视一样,阻碍了人才的竞争和流动。在实践中,一项差别待遇是否构成歧视还取决于法院审查这种关系的主观标准。在此我们暂且采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