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基本因素: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balanc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产生的历史背景:俄国十月革命;高度集中的 计划管理需需要。SNA(国民经济帐户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产生的历史背景:西方经济危机;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的需要。
2、国民经济核算发展过程
MPS(物质生产平衡表体系)。(苏联)1918年提出编制国民经济平衡的任务;1920年公布物质资料平衡表和财政收支平衡表;1957年制定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SNA(国民经济帐户核算体系)。初创阶段(1665—1920):1665年威廉?配第《政治算术》估算了英国国民总收入、总支出;1791年法国拉瓦锡估算了法国国民收入,提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概念;1886年澳大利亚柯格兰从生产、分配、使用三方面研究国民收入。发展阶段(1920—1939):政府组织计算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新的发展。形成阶段(1939—1953):1939年国际联盟公布26个国家1929—1938年的国民收入;1947年联合国发表《国民收入计量及社会帐户的建立》报告;1953年联合国制定《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及辅助表》(旧SNA ——R?斯通主持制定)。完善阶段(1953—1993):1953—1968年对SNA补充、扩展。引入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资产负债及国民财富核算等;1968年联合国公布《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新SNA ); 1968—1993年对SNA修订、更新。简化澄清其项目内容,从概念、定义、分类分组上协调与其他统计体系的关系;1993年联合国第27届统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SNA的修改方案,将SNA作为统一的核算制度。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以国民经济整体为对象的核算,具体包括生产核算、分配再分配核算、流通核算、消费使用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运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对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及其过程进行的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消耗与被消耗的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进行的核算。
资金流量核算:以收入分配和金融交易为对象,反映生产过程结束后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费、投资、资金融通过程与结果的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对国民经济及各机构部门在核算期初、期末时点上的各种类型资产和负债数量规模及结构进行的核算。
国际收支核算:对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经常往来、资本往来进行的核算,亦即对常住单位的国际收支规模、结构及储备资产变动情况进行的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社会再生产诸环节构成的整体进行的核算,亦即由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国际收支等核算构成的有机系统。它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全面系统描述,是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反映的统计体系。
三、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帐户、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1、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表。
2、国民经济帐户包括:经济总体帐户、国内机构部门帐户、国外部门帐户。
3、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每张基本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所有的基本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核算。国民经济帐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帐户之间通过平衡项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1、常住单位原则
常住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领土:指所管辖的人员、货物、资本等在其上可以自由流动的领土范围。
经济利益中心:在经济领土上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生产、消费)超过一定时间的单位。
国内:所有常住单位的集合;国外:所有非常住单位的集合。
2、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从生产、分配、使用三个不同方面计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国民经济活动总量,使其口径一致、结果相等。
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就算到哪里,中间消耗与最终使用也就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
国民生产总量转入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而收入分配后形成最终支出,最终支出又是对生产总量的市场实现。
生产核算的范围决定着收入分配、消费、积累的核算的范围。
亦即生产范围窄,初次分配范围窄,原始收入少,再分配和派生收入就多。由于可供最终使用的一定是社会产品,故生产范围定地狭窄,使用范围也就随之狭窄。
例如:MPS只承认物质生产才是生产,其产值指标只包括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