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课程理论
一.判断题
1.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2.《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
3.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4.课程是“学习的内容及其进程”,这是将“课程”作为动词性理解而得出的定义。(()
5.传统的学科课程是将“课程”作为名词使用的突出代表性课程范式。(()
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7.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与教材内容有冲突的经验,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8.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的萌芽。(()
9.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10.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
11.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12.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了学科课程或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
13.课程的选修制最先始于大学。(()
14.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15.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而言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16.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17.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
18.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之目的是使人更加自由,更富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19.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过程,而否定活动中的一切目标。(()
20.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21.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按复杂程度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连锁学习、辩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22.学习者的年龄越小,课程的编制更应该考虑和侧重课程的心理组织。(()
23.课程的逻辑组织更多地是依据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
24.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
25.学科课程的螺旋式组织是一种课程的心理组织。(()
26.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是完全对立的,在课程编制上它们之间不可能合二为一。(()
27.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
28.国家课程开发采取的是“实践—评估—开发”的模式。(()
二.单选题
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C)。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凯洛夫
2.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兴趣所开发的容许学生有所选择的课程称为(C)。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3.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课程的是(A)。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4.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C)开始的。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5.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C)。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爱伦(凯
6.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D)。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7.“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经验中的综合课程 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8.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C)。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阿普尔
9.具有间接的、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和非计划特点的课程称为(C)。
A、活动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0.心理的发展顺序与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C)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1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B)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形课程与潜在课程
12.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连续模式 D、断续模式
13.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D)提出。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
14.有已知到未知、有简单到复杂、有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C)。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