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教案背景】
学科:语文。
2、学段: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
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基础: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课文第一条线索:作者的游览路线,并且学习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一同欣赏了沿途迷人的风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的游览路线,另一条是泉水流经的路线。作者先写沿途的迷人风光,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就学情来看,学生对游记是非常感兴趣,但学生对游记的特点以及写法认识还不够。
据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第二条线索:泉水流经的路线
3、品读文字,体会双龙洞的特点,感受作者细腻、精准的笔触和传神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读文字,体会双龙洞的特点,感受作者细腻、精准的笔触和传神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1、练习法 2、自主学习法。 3、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请生具体说。
/view/24427.htm?fromId=833614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不仅理清了文章的线索,还跟随作者欣赏了沿途迷人的风光。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进洞欣赏。打开课本自读第4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外洞有什么特点?(外洞的大)
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外洞的大的?出示
PPT:“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3)哪些关键词让你感受到“大”的?
“大会堂” 打比方 看大会堂图片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3rn=1di=4575260860ln=1996word=%C8%CB%C3%F1%B4%F3%BB%E1%CC%C3
“一千或是八百人”列数字 举我们莲花晨会的例子具体感受
//dytd/gqxjh/201303/20130305163307_2763.html
(4)作者主要是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方法来突出的外洞大。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感受外洞的特点。
(5)说话训练:把内容说具体
我们学校的广场真大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双龙洞是著名的地下景观,此时赫然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溶洞,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特啊!
过渡:游完了外洞,我们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到内洞去游览一番,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作者笔随泉流,带着我们来到哪里?(孔隙)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孔隙留给你什么映象呢?(窄、小)
(2)出示PPT自读要求
“自读第五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孔隙的窄、小?请划出关键词句,并作批注。”
交流讨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1)指名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的是什么?(船小)
(2)哪些关键词让你有这个感受?“两个,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小”等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又窄又小的孔隙。
(3)作者在这里通过写船小来衬托出孔隙的窄小的。
(4)齐读,体会其中的关键词。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1)这段话写的是什么?(船进出孔隙的方式)
(2)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进出孔隙呢?(孔隙小)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1)这段话写的是什么?(作者乘船的姿势)
(2)乘船姿势是怎样的?(“仰卧”“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
(3)“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请你换一种说法:每一处都贴着船底了
(4)找一生作范例:逐一地指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每一处都贴着船底了,从这几个关键词语中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让我们读起来身临其境,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孔隙的窄小。
④“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这段话写的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