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要说的话.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要说的话

我要说的话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为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满二十五年,并庆祝他的五十生辰,我原打算写一篇专文献给他的。这个志愿立了好久,五个月前,我还拿了他的一部分著作,想在乡居期间,读他几本,然后好写出一篇有根据的文章来。不料今年夏天,敌机轰炸的次数特别多,人又病,事又忙,不仅文章没做,书也没读。时间是一天天的过去,书因为别人要读,也还了主人,可是,我的文章却依然没做。时间更一天天的逼紧,许多朋友的纪念诗文,也拿来读了,许多报纸的庆祝诗文,也提前发表了,于是使我志愿要做的文章几乎转成了急待偿还的文债。这一急,直临到郭先生生辰的前夕。这一急,直临到纪念日特刊发稿的最后关头。可是我面前铺着的依然是一张白纸,打破了我一向做文的惯例,然而我却决不能以偿债的心情,来做献给郭先生的纪念文章。   最后关头终于突破了,书既不能读,专文也不能写,但是临着这个日子,我却不愿无言,我还是说我平常所常说的话罢!   在朋友中间,在文坛上,通常喜欢将鲁迅和郭沫若相提并论。这原是一件好事,而且是应当做的事,可是有时候也成为多事。多事就是将无作有,将小作大,张冠李戴,歪曲事实,甚至分门别户,发展成为偏向,这便不应该了。   要并论鲁迅和郭沫若,我以为首先要弄明两人的时代背景和两人的经历,是多少有些不同的。   鲁迅的时代,是一半满清,一半民国的时代。他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他受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他受过戊戌政变后的洋务教育,嗣后,留学东洋,又受教于章太炎先生,并参加了光复会。入民国后,他又做过多年北方官僚社会的小京官,也可说是闲差事。直到五四的前夜,他才得参加思想革命的运动,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从此以后,他就公开的成为宗法社会的逆子,士大夫阶级的叛徒,逐渐养成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可是他自己却又那样谦诚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马前卒。瞿秋白同志说得好: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以毛泽东同志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蔡孑民先生也说:为新文化开山的,有周豫才先生,即鲁迅先生。(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鲁迅所努力的,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坟》)这就是鲁迅为大众而牺牲的精神。他自己愿做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同前),其实他就是这过渡时代的伟大的桥梁。   郭沫若的时代,却稍为异样了。他虽在少年时代,也是关在四川宗法社会里面的,但是二十岁以后,他走出夔门,几乎成为无羁绊的自由知识分子了,虽然他也如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过着贫困和流浪的生活。他的半商半读的家庭,虽也给他一些影响,但是三十年来大时代所给予他的影响,却有着异常不同的比重。就拿经历说,他既没有在满清时代做过事,也没有去北洋政府下任过职,一出手他就已经在五四前后。他的创作生活,是同着新文化运动一道起来的,他的事业发端,是从五四运动中孕育出来的。我们不能把郭沫若看成是前一辈子的人,而应看成是我们这一辈子的人,虽然他比鲁迅也不过只小了十一岁。我们也不能把郭沫若看成是两个时代的人物,而应看成是新文化时代的人物,虽然他在少年时代也曾舞文弄墨过一番。   因此,我说:郭沫若创作生活二十五年,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二十五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鲁迅先生已不在世了,他的遗范尚存,我们会愈感觉到在新文化战线上,郭先生带着我们一道奋斗的亲切,而且我们也永远祝福他带着我们奋斗到底的。   从这样观点出发,自然在并论鲁迅和郭沫若的时候,便不会发生不必要和不应有的牵连和误会了。   鲁迅先生在思想斗争和新文化运动上之非常可珍贵的革命传统,秋白同志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已经指出四点: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第二是韧的战斗,第三是反自由主义,第四是反虚伪的精神。这都是非常之对的,我在这里不想再多说了。要说的是郭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二十五年当中,所给予我的印象和我所认识的特点是些什么?   第一是丰富的革命热情。郭先生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他心中笔下充满着革命的愤火,也充满着对于人类的热爱。当五四觉醒时期,当创造社草创时期,他的革命热情的奔放,自然还带着很浓厚的浪漫谛克,这正是当时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但是经过前一次大革命炉火的锤炼,经过十年海外的研究生活,他的革命热情已经受了革命理智的规范,然而他内在革命烈火,却决没有消失,相反的,愈蕴藏便愈丰

文档评论(0)

yingxiaorong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