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6讲板块运动..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6讲板块运动.

第6讲 板块运动 一、地球的圈层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 纵波(P)――传播速度快 横波(S)――传播速度慢2、不连续面(1)莫霍面:大陆地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2)古登堡面: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1)地壳①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均; ③双层结构 上层―-硅铝层(花岗岩类)--广泛见于大陆地壳,大洋地壳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类)--大陆与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2)地幔 ①铁镁硅酸盐类组成; ②软流层(a) 位于上地幔上部(约地下60至400千米深处)(b) 岩浆活动和地震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3)地核 ①铁、镍等重金属元素组成; ②外核近液态、内核为固态二、褶皱、断层形成的地貌地质构造褶  皱断 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构造地 貌 未侵蚀地貌(受内力作用)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①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②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断层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③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或者湖泊。侵蚀后地貌(受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图示?2.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其分析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 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①天然拱形,结构稳定②背斜无地下水的储存,不易引起地下水的渗漏顶部地带适意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 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向斜槽部探矿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向斜槽部保留完整,矿石不易被侵蚀掉断 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四、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板块在 软流层 之上滑动,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 地幔物质对流 。3、板块内部相对比较 稳定 ,板块交界处是 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因此, 地震火山 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大地貌的成因,如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等板块运动特点形成地貌板块 张裂 的地区←||→(生长边界)大洋板块张裂海洋大陆板块张裂裂谷板块 碰撞 的地区→||←(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山脉生长界(张裂区) 东非大裂谷多火山、地震、峡谷、构造湖;红海变大;冰岛火山、温泉;大西洋‘S’形洋脊、印度洋“人”字形洋脊和太平洋洋脊多海底火山,死海消亡界(碰撞区) 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亚洲东部的、阿留申群岛、库页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南岛北岛、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缩小、小亚细亚半岛(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缅甸、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新几内亚岛、马来群岛、海底扩张学说:根本动力地幔物质的对流;地幔物质从洋脊(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海洋扩张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洋壳“新陈代谢”过程,其所历时间约需2亿年。它也是海底岩石年龄的下限5、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海底岩石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五、 地震和火山1.在“震源和震中示意图”写出地震要素名称: 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 2.地震发生时,人们先觉察到的是地面上下颠簸,接着而来的是左右、前后摇晃,原因是因为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 。3.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30倍(思考:震级相差三级,能量相差多少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所影响的地区有多个烈度。4.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性能、救援等 。5.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分类: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