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
1、环境生态学定义: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物圈系统与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合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3、生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即为协同进化。33
4、环境因子: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1)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
(2)将非周期性因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像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地等)。(选择)44
5、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选择题)45
6、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性;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6、贝格曼(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 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7、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 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8、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55
9、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
①聚盐性植物:通过积累盐分,提高细胞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体内水平衡;
②泌盐性植物:通过茎、叶表面的盐腺来排出体内的过多盐分;
③透盐性植物:通过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有机物而提高渗透压。
10、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综合性、非等价性、阶段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等基本特征。
②主导因子及特点: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往往会有一个或两个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被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
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区分环境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正确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很有意义。
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是不同的
⑤环境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使生物发生疾病或死亡。
11、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性因子。
12、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规律:
①Shelford耐受性定律:生物不仅受环境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环境因子最高量的限制。这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与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称生态幅;
②liebin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况的营养物的量。66
13、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由具有共同基因库的同种个体所组成的,是种系生存的前提和基本单位。
14、生物群落: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15、种群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2)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内分布格局和地理分布格局,前者是指种群内部的个体是聚群分布、随机分布还是均匀分布(3)遗传特征。
16、种群的群体特征:(1)种群密度(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17、存活曲线:
Ⅰ型:曲线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钱前有少数个体死亡;
Ⅱ型:曲线呈对角线,各年龄死亡率相等;
Ⅲ型:曲线凹型,幼年期死亡率很高。
18、种群数量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波动性和稳定性。84
19、种内关系:集群、种内竞争、种间关系
20、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1)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
(2)集群可以共同防御敌害
(3)集群有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