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服饰的文化传统与改革略述(修改稿)..doc

中国京剧服饰的文化传统与改革略述(修改稿)..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京剧服饰的文化传统与改革略述(修改稿).

中国京剧服饰的文化传统与改革略述 吴峥嵘 摘要:京剧是一个综合艺术整体,表演以外,还需要有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去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因此京剧服饰是为表演创造角色外部造型,树立典型人物形象的具体体现者,也是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京剧服饰“衣箱制”传统的确立,到近现代京剧服饰改革过程中“私房行头”、“流派服饰”的出现,以及迄今仍在进行的当代中国京剧服饰改革,它经过了自身的一个发展历程。中国京剧服饰系统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扮戏”的穿戴规则、色彩纹饰传统和规范。同时管理京剧服饰“衣箱”,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技术独立的行业,旧时科班中的“衣箱倌”也已正式成为纳入现代戏曲院校教学“舞台美术”专业范畴中的后台专门技艺工作者。 关键词:京剧服饰“衣箱制”传统、穿戴规则、“衣箱”管理、衣箱倌、色彩纹饰传统和规范、近现代“私房行头”与“流派服饰”、包畹蓉当代京剧服饰设计 一代京剧宗师梅兰芳先生曾指出,“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着剧本、音乐、舞蹈、化妆、服装、道具、布景等等因素……这些全都很重要,哪一样都不可缺少。”(《1960年5月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表演艺术研究班上的讲话》整理稿。)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艺术瑰宝,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深入反映历史事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因此,京剧服饰作为舞台表演的重要辅助工具,在京剧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其具有写意性、装饰性和可舞蹈性三大基本特点;类型化、时代概括性和综合表现力三大艺术特征,在色彩、纹饰上也有一定的使用规范。它以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服装为基础,以唐、宋、元、明、清数朝服饰为蓝本,主要吸收明、清服饰的样式和制法,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装饰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舞台专用的戏曲服饰,其在梨园行话中称为“行头”,并且产生了中国京剧“衣箱制”的传统,同时使服饰管理也成为一种专门技艺的行当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京剧服饰改革中涌现了“流派服饰”系统,当代京剧服饰改革中产生了以包派戏服特色为代表的全新设计理念,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理想的糅合,以及新型面料和装饰材料的运用,都为当代中国京剧服饰改革的前进方向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京剧“衣箱制”传统和“扮戏”的穿戴规则 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演出,以及早期表演艺术家“同光十三绝”等人的出现,奠定了京剧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影响的重要剧种的基础,并且逐渐成为国剧。由于演出规模的不断膨胀,这就对于京剧舞台服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戏装的品种繁多,分门别类。就蟒靠一例而言,一般剧团的基本配置就有“十蟒十靠”的说法。而且,它们又具有严格的穿戴规则,于是京剧“衣箱制”应运而生。这种“衣箱制”传统的产生是建立在前辈艺术家们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上的,由此造就了每个舞台人物相对固定的装扮,这种装扮又是经过观众长期与京剧表演磨合的产物,它达到了观众可以接受而且京剧表演本身又已习惯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在处理京剧舞台表演中的各类不同人物已成为规律,这种规律使京剧服饰在处理各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产生了特殊效果。因此,这种模式在长期的舞台表演中沿用下来,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京剧衣箱制度”。 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载:“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⑴。“衣箱,原指置放各种戏曲服装、盔帽、饰物及刀枪把子、砌末的箱子。在戏曲界,衣箱又是戏曲服装的代名词。京剧衣箱,在继承弋阳腔、昆山腔衣箱的基础上,经历代艺术家不断改革创新,从式样、质料、色彩到纹样等方面都日益精致多彩,可谓琳琅满目、熠熠生辉的“百宝箱”。52年5月第1版,第134页。亦可参见(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⑵《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明)赵琦美,载《古本戏曲丛刊》第4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⑶《昆剧穿戴》(戏曲研究丛书),曾长生口述,苏州市戏曲研究室记录整理,1963年版。 ⑷参见注释① ⑸《审音鉴古录》,(清)琴隐翁,参见王桂秋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五辑,影印清道光王继善本,1987年版。 ⑹《穿戴题纲》,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藏有齐如山手抄本。 ⑹《升平署志略》,王芷章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⑻《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577页。 ⑼参见〔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1988潘之恒潘之恒潘之恒《广陵散二则潘之恒《京剧人物装扮百出》万如泉、万凤姝、吴泽东、白秉钧编著 (选自《戏曲服装设计》,谭元杰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完稿:2004年11月30日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