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要点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化学-要点总结.

第一章 总论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1. 常用方法 溶剂法 浸渍法 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的提取。 出膏率低、以水为溶剂的时候提取液易发霉。 煎煮法 挥发性或对热不稳定的药物不适用 回流提取法 对热不稳定的药物不适用,溶剂用量大,操作麻烦 连续回流提取法 弥补了回流提取法溶剂用量大的不足。耗时长 渗漉法 溶剂用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 升华法 具升华性的成分 超临界萃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 不会改变成分的结构、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2. 溶剂法的要点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药中各成分的溶解性,选择适当的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溶剂选择的原则 “相似相溶”原则 溶剂的极性 亲水性越强,极性越大;亲脂性越强,极性越小。 溶剂按极性大小可分为亲水性溶剂(极性较大)和亲脂性溶剂(极性较小)。 极性由小→大: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水 无机盐、糖、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苷类 乙醇 高浓度提取亲脂性成分,低浓度提取亲水性成分 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挥发油、油脂、叶绿素、树脂、内酯、某些生物碱及一些苷元 二、分离与精制 1.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1 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结晶和重结晶 溶剂 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对待结晶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 对杂质的溶解度冷热都易溶或冷热都不溶 溶剂的沸点较低,容易挥发,易与结晶分离除去 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单一溶剂:常用的溶剂有水、冰乙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二硫化碳等。 混合溶剂:把对此物质溶解度很大和溶解度很小的两种溶剂混合在一起,可以获得良好的溶解性能。常用的混合溶剂有乙醇一水、乙醚一甲醇、乙酸一水、乙醚一丙酮等。 纯度 判断 色谱(TLC或PC)三种展开系统中(Rf值0.2、0.5、0.8)单一斑点 一定的晶型和均匀的色泽 1.2 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溶解性差异 稳定一致的熔点、熔距窄(1-2℃) 1.3 利用酸碱进行分离 HPLC或GC单峰 1.4 利用沉淀试剂进行分离 2. 利用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2.1 液-液萃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不相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K 和 分离因子β , CU是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CL是溶质在下相溶剂中的浓度 下标A、B分别代表不同的两种物质。(KA>KB) 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 100β≥l0,则需萃取10-12次;β≤2时,要想实现基本分离,需作 100次以上萃取才能完成; β≌1时,KA≌KB,意味着两者性质相近,无法分离。 分配比与pH 酸性、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游离型和解离型,二者可互相转化,故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不同。 pH<3 时,酸性物质多呈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呈解离状态(BH+)存在; PH>12 时,则酸性物质呈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呈非解离状态(B)存在。 可利用pH梯度萃取分离物质。 2.2 液-液萃取与纸色谱 一般β>50时,简单萃取即可解决问题;但β<50时,则宜使用逆流分溶法。 利用纸色谱可以选择设计液-液萃取分离物质的最佳方案。 2.3 液-液分配柱色谱 分类 固定相 流动相 分离物质 正相色谱 强极性溶剂, 如水、缓冲溶液 弱极性有机溶剂,氯仿、乙酸乙酯、丁醇 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 反相色谱 石蜡油 强极性溶剂,水或甲醇 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固-液吸附应用最多,分为: 物理吸附(※) 表面吸附,无选择性,可逆,进行快速,应用较广。 三要素:吸附剂、溶质、溶剂 化学吸附 有选择性,吸附牢固,有时不可逆,应用较少。 半化学吸附 吸附力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 物理吸附的基本规律:极性相似者易于吸附。 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剂) 极性强者优先被吸附;在弱极性溶剂中吸附能力强。 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 对非极性物质有较强亲和能力;在水(极性溶剂)中吸附能力强。 极性强弱的判断: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决定。 吸附柱色谱 用于 物质的分离 吸附剂用量一般为样品量的30-60倍,通常100目; 有干法上样和湿法上样两种。尽可能选择极性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