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资料.
㈤ 名词解释
1.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左移。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shift to the right)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在患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提示预后不良。
12.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但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骨髓增生很少达到白血病的程度,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很多,以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多见,其次还有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及过敏等。
血细胞分析仪根据检测结果,以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座标,细胞相对频率为纵座标所获得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MPV)
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单位用飞升(fl)表示
3. 血小板分布体积宽度 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血小板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CV),主要用于血小板异常疾病的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
4.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RMI=(MFR+HFR)/LFR×100,为全自动网织红细胞仪提供的新参数,是反映幼稚网织红细胞变化较敏感的指标。2. 目前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主要有哪些方法?
包括:①电阻抗法容量、电导、光散射法阻抗与射频技术法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法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法。
1. 餐后尿
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到的患者尿液,即为餐后尿。因餐后增加了负载,降低尿糖、尿蛋白肾阈值此外由于餐后肝分泌,促进尿胆原的肠肝循环,而餐后机体出现的碱潮状态也利于尿胆原的排出。因此,餐后尿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12h尿
一般指晚8时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8时尿液,适用于12hAddis计数。
3. 24h尿
第一天早晨8时排空膀胱,弃去此次尿液,收集至次日早晨8时的全部尿液,适用于
1. 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⑴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如炎症、结石、肿瘤、肾移植术后等的观察;⑵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肝炎、急性胰腺炎等的诊断;⑶安全用药的监护,如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诊断;⑷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铅、汞重金属中毒等;⑸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
2. 尿液标本收集时有哪些要求?
⑴使用一次性容器,要求清洁、干燥,足够大(50ml),开口大(>4cm),最好有盖;⑵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前列腺分泌物、粪便等的污染;⑶有明显的标记;⑷及时送检,2h内完成检查;⑸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做好防腐。
1. 尿比重(urinary specific gravity, SG)
指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它可粗略地表示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能力。
2. 尿液渗透浓度(osmotic concentration)
简称尿渗量,指经肾排泄到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粒子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关。它反映溶质和水的排泄速度,可用质量毫渗摩尔浓度(osmolality)或体积毫渗摩尔浓度(osmolarity)表示。
3. Hb尿(hemoglobinuria)
即含游离Hb的尿。当血浆游离Hb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排入尿中,尿液呈暗红色、棕红色甚至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镜检时可无或有极少许红细胞。见于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Hb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4. 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
炎症或中毒引起肾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以β2-M、溶菌酶为主)的重吸收能力降低而导致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酸中毒等,还见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阵痛药、重金属盐、中药等中毒以及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6. 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
肾小球Bence-Jones protein, BJP)
又称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可从尿中排除。该蛋白在pH4.5~5.5条件下,加热至40~60℃(通常为56℃)时沉淀,继续加热至90~100℃时沉淀溶解,而温度下降到56℃时恢复凝固,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