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酸二乙酯市场调研
碳酸二乙酯市场调研报告
第一章 碳酸二乙酯概述
第一节 碳酸二乙酯定义
第二节 碳酸二乙酯概述
第二章 碳酸二乙酯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 碳酸二乙酯国内外市场综述
第一节 碳酸二乙酯市场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碳酸二乙酯产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节 碳酸二乙酯需求量分析及预测
第四节 碳酸二乙酯产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五节 碳酸二乙酯价格分析
第六节 碳酸二乙酯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四章 国内碳酸二乙酯生产厂家介绍
第五章 国内碳酸二乙酯拟建及在建项目
第六章 碳酸二乙酯经销商
第七章 国外碳酸二乙酯市场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亚洲
第三节 欧盟
第四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八章 国外碳酸二乙酯生产商进口商概述
概述
定义
(Diethyl Carbonate,DEC)是碳酸酯中的重要物质, 105-58-8,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概述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及纺织助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的乙基化剂、羰基化剂、羰基乙氧基化剂,用作硝化纤维素、纤维素醚、合成树脂和天然树脂的溶剂。在纺织印染方面,碳酸二乙酯可使染色分面均匀,提高日晒褪色性能。在朔料加工中作为增塑剂的溶剂或直接作为增朔剂的溶剂或直接作增朔剂作用,有着广泛的市场开发前景。
技术发展趋势
碳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是一个平行串联反应,采用碱金属碳酸盐与聚乙二醇(PEG)的络合物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同时聚乙二醇能与碱金属碳酸盐形成均相络合物,避免与大量存在的碳酸酯发生反应造成催化剂失活和堵塞管道。该反应的反应温度一般为25—130℃,反应时间为10—120min;反应常压进行。催化剂加入量0.5%-5%,其中碱金属碳酸盐与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5-3,碳酸二甲酯的转化率在90%左右,碳酸二乙酯的选择性在50%左右。
这种方法采用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工业上较易实现。但是由于反应为平行串联反应,需要使用反应精馏的方法以提高反应收率。
2.3 碳酸丙(乙)烯酯与乙醇
碳酸丙烯酯(简称PC)或碳酸乙烯酯(简称EC)与乙醇进行酯交换的反应机理是乙醇作为亲核试剂进攻PC(或EC)羰基上的碳,生成DEC和丙二醇(或乙二醇)。1972年Frevel等率先提出了用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该反应的催化剂体系主要分为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两种。常用的均相催化剂有碱金属或碱金属的衍生物、脂肪族三胺、烷基酸盐、锌(铝或钛)的醇盐、铊的化合物、1ewis酸化合物和含氮的有机碱等。常用的非均相催化剂有阳离子交换树脂、钛-硅固体酸、浸渍在二氧化硅或铵交分子筛上的碱或碱土金属的硅酸盐、锆(钛或锡)的氧化物、Mg0+Al203等,具体示例见表1。
若以PC为原料,反应如下:
反应物中的PC(或EC)可以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也可以通过乙烯基乙二醇与尿素在氧化锌的催化下生成。以PC或FC为原料的酯交换合成方法在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同系物碳酸二甲酯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实现工业化,但是直接应用于合成碳酸二乙酯还未见工业化报道。
酯交换反应同样为一可逆反应,而且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较小,实现产物分离时,会因乙醇浓度的减小使逆反应速度加快,从而降低产物收率,宜采用反应精馏等手段提高反应收率。
3. 乙醇氢化羰基合成法
1966年由Fenton首先发现采用一氧化碳和醇气相催化氧化偶联制得碳酸酯和草酸酯,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日渐活跃,现已成为DEC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乙醇氧化碳基合成法的总反应如下:
此种方法的的原子经济性达到了86.8%,副产物为无害的水,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乙醇氧化羰基合成工艺主要有两种:液相法和气相法。所用的催化剂主要分为铜系、硒系、钯系以及其复合体系。此外,碱金属、碱土金属或其它金属化合物等催化剂的添加剂以及有机助剂的引入,可以提高DEC的生成速率、收率以及选择性
3.1 液相法
Romano等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乙醇、氧气、一氧化碳在ⅠB、ⅡB和Ⅶ族元素的盐催化作用下,液相法生成碳酸二乙酯。并且优化得出一价铜离子盐是比较理想的催化剂,反应温度70-200℃、压力0.5-5MPa。结果表明DEC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使用CuCl作催化剂,乙醇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分两步完成氧化还原催化剂的循环:
但是此种方法的第一步不容易形成铜的氯醇盐,造成了反应物转化不充分。有些催化剂可能会堵塞反应器和管道,造成生产效率上的问题。并且,CuCl不稳定,容易氧化成CuCl2,造成催化剂的失活。
基于动力学研究得出的反应历程为:
Tanaka等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用CuCl2和一个能与CuCl2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