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苗族医药简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医药简史

苗族醫藥簡史   苗族醫藥的發展也是源遠流長、內容丰富,現簡述如下。   苗族醫藥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間有“千年苗醫,万年苗藥”之說,而苗族醫藥見諸史籍的時間也很早。西漢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吾聞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營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复如故。”“苗父”者誰?有的學者認為:“劉向《說苑》說上古有人名苗父,……這個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師(巫醫),巫師治病主要是祈禱禁咒術,但也逐漸用些酒、草等藥物”(《中國通史簡編》)。   有的學者認為,漢族文獻所記的苗父,就是苗族傳說中的“藥王爺”。湘黔交界的苗族人民說,藥王爺是一個周身透明、狀如玻璃、有翼能飛的神人,他不畏艱難險阻,披星戴月為人民“岔稅岔嘎”(東部苗語即“尋找藥方”),這個傳說流傳很廣,苗族東西部地區均有“一個藥王,身在八方;三千苗藥,八百單方”的歌謠。至今黔西南州安龍、貞丰、晴隆等地的苗醫,還非常崇敬“藥王”,在行醫過程中治好病,就要以殺雞祭祖的方式來敬祭“藥王”。這個傳說同《淮南子》記載的“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非常類似,《山海經》云:“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其中“有翼”和“有翅”、“透明”的傳說,均是神話時代苗族先民的特征,這說明苗族醫藥是起源于上古神話時代的。   由于苗族本身無本民族文字和史實的記載,故其醫藥的起源難于考証,但從眾多的其他文獻和傳說、古歌中,仍可窺知其具體情況,其特點一是起源較早,歷史悠久;二是起源于苗族人民生產和生活實踐。苗族由于生活于藥物資源十分丰富的地區,較早地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知識和藥用价值。至今在苗族地區,几乎每人都能認識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藥物治療方法,有些地方家家戶戶門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藥物,形成人們應用草藥极為普遍的特點,具有“百草皆藥,人人會醫”之稱,史載楚國巫師經常用苗藥作巫具,《楚辭》中有不少記有被稱為“苗藥’、的“菖蒲”和“澤蘭”,長沙馬王堆一、二號漢墓把“澤蘭”作為殉葬品,說明了苗藥的歷史悠久和廣泛應用。漢武帝時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醬,問從何來,曰:“道西北(yangke江)”(《史記?西南夷列傳》),即古夜郎境內,《興仁縣志》載:“山產萎(草頭加弱),花如流藤,葉如蓽茇,子如桑椹。苗家瀝其油,醢為醬,味亦辛香。取其葉,裹檳榔食之,謂可辟瘴,苗女持贈所歡,以為异品。”興仁在古夜郎境內,從上述記載,可知苗族開發植物資源作為食品和藥物的歷史悠久。苗族“古歌”中關于遠古發現藥物的故事也很多,如黔東南一首叫《墊哈》的古歌,說的是哈哥小時不幸被虎背去,十年未返,后被父母找回時,野性不改,聲音嘶啞不能說話,一次他跑出去到河邊吃了很多浮萍,哈哥不但能說話了,還改掉了野性,苗家因此積累了浮萍能治嘶啞病的經驗。   雖然苗族生活在植被繁茂、藥物丰富的地區,但苗族早期遷徙頻繁,所到之處大多是人跡罕至的荒僻山區和瘴癘之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但這种環境反而鍛煉了苗族生存斗爭的能力。在這种特定的條件下,如果沒有起源較早的醫藥活動,絕對不能保証民族得到生存和繁衍。苗族的許多有名的治療方法和用藥經驗,就是來源于這种生存斗爭。如苗醫著名的糖藥針療法,是一种獨特的外治療法,此法廣泛流傳于貴州西南和西北大部分地區,貴州關岭鎮宁、紫云等地的苗醫,用此法几乎走遍了全國各地。糖藥針療法溯源于古老的弓弩上應用的弩藥,從弩藥的成份上看,主要是古代苗人將“見血封喉”的劇毒藥汁敷涂于弩箭尖上,以獵取虎豹等凶猛動物,《宋史?蠻夷列傳》載,蠻夷人(主要指苗瑤民族)“其保聚山險者,雖有畬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藥箭射生,取鳥獸盡,即徙他處。善為藥箭,中者大叫,信宿死,得藥解之即。”至今苗族仍有狩獵習慣,古代苗族應用弩藥是可以肯定的,但其他民族也有弩藥,而苗族都能將它應用在治病上,可謂是一創造。苗族在應用弩藥的漫長過程中,配制者為适應治病的需要,有意減去了其中的劇毒成份,加入蜂糖等降低藥物毒性的成份,用特制的排針或三棱針沾藥汁刺于患處,其操作簡便,治療迅速,副作用小,糖藥針是苗醫獨特的外治法,是起源于苗族古代狩獵活動而發明的弩藥,這正是苗族醫藥起源于古代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有力佐証。   二、苗族早期的醫藥活動与“巫醫合一”   由于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記載的醫籍,這同苗族社會歷史發展的各個時期很難确定一樣,苗族醫藥發展無明顯的分期。但苗醫發展史上确實存在一段較長的“巫醫合一”的時期,《說苑辨物》上所說的“苗父”屬于這种情況,《宋史?蠻夷列傳》載:“西南諸夷,漢(yangke)地,……,疾病無醫藥,但擊銅鼓、銅沙鑼以祀神。”苗族人民喜用銅鼓,用它祀鬼神以治病,是較早時期的情況。   我國漢族地區在春秋時期,巫与醫已經完全分离,但經濟科學文化落后的苗族,卻比較完全地保存了“巫醫合一”的特點。道光《鳳凰廳志?風俗篇》

文档评论(0)

1789811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