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1..doc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分子生物学1.

医学分子生物学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专业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 主 编 查锡良 副主编 药立波 主 审 刘德培 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冯作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金颖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申宗候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昌增益 (清华大学) 李刚 (北京大学医学部) 药立波 (第四军医大学) 杨安钢 (第四军医大学) 贺竹梅 (中山大学) 宋惠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查锡良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屈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徐安龙 (中山大学) 周春燕 (北京大学医学部) 前言 继20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揭示了遗传信息携带者DNA的双螺旋结构后,近50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势如破竹。60年代中期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初步确定;70年代基因重组理论和技术的崛起;以及近二三十年来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及相关的发育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蛋白质翻译后加工、折叠、组装、转运,生物大分子相互识别、信号转导的深入研究等;一个个里程碑工作接踵而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业已完成,不久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将呈现在人们面前。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已经来临。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水平上阐述各种生命现象的前沿学科,其内涵也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尤为重要的是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迅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诸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理学、分子免疫学、分子微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药理学等新兴的交叉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也应运而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其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分子机制。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的建立以及新的健康理念的发展。 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研究生规划教材系列之一。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及研究机构的硕士研究生。本教材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和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并特别注重了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以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研究生专业课程和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奠定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全书内容分为四篇:即基因、蛋白质、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分化与细胞凋亡。第一篇基因由8章组成,在介绍基因、基因组的概念、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着重阐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新成就、功能基因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诊断治疗密切相关的分子机制、常用的基因操作原理等。第二篇蛋白质由5章组成,力求从动态角度出发,审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介绍蛋白质 “生老病死”的分子过程和酶学的新进展;强调时间、空间、微环境等因素对蛋白质正常和异常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同时,从科研实际出发,叙述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呈现给读者若干悬而未决的蛋白质研究难题,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第三篇细胞信号转导由5章组成,从分子水平介绍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各种信号分子、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信号转导的原理及其规律;信号转导的重要通路及其生理作用;以及与疾病相关的信号转导异常;强调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严密的调控,其中细胞信号转导系统起着不可替代的介导作用;同时,讨论了信号转导研究的发展趋势等。鉴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最近10年中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部分的内容较以往各种教材更为详细。第四篇细胞增殖、分化与细胞凋亡由4章组成,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胚胎干细胞发育全能性、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等,这些前沿内容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诊断治疗紧密相连,也是研究生开展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知识。 从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的目标出发,本教材在编写方式和风格方面中力求强调科学史的沿革、经典实验结果、完整的理论知识和不同的学术观点的阐述,给读者一个充分的自学余地和想象空间。 本书的编写人员由8所高校的12位教授组成。他们大部分来自医学院校,也有的来自综合性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这种医学领域与非医学领域编写者的组合是医学院校教材编写的一种新的尝试,希望对于拓展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知识面和科研思路有所裨益。各位编者在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