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廉政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儒家廉政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提到全球性威胁,人们很快就会想到恐怖主义、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等这样一些词汇,而在这个不断拉长的名单中,现在又多了一个“品种”——腐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腐败定性为“全球性威胁”,他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缘起与贪婪和腐败有着直接的联系。
腐败是一个普遍现象,治理腐败也是个世界性难题。尽管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前,温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就曾经指出贪污腐败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至政权的巩固。国务院8月27日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温总理深刻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而孳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会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总理今年在两个重要公开场合两次论述“腐败问题与执政党、政权的关系”,显示出中央高层对腐败问题危害性的清醒认识和在反腐败方面的坚定决心。, 对于增强各级干部的廉政意识,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意义,深入研究儒家廉政思想的深刻内涵,汲取其精华,对于我们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意义深远。
一、儒家赋予“廉政”深刻的内涵
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赋予“廉”以内涵“廉政”是儒家对清明的政治生活的集中概括,其中心思想是提倡“以廉为本”,主张把廉德同政治管理结合起来,要求为官之人在执掌政权过程中,坚持做到清正廉明,克己奉公,平政爱民,光明磊落。“廉”的含义极其丰富,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之作种种阐释。《周礼天官》曾从六个方面阐明“廉”的内涵“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这里讲的六种廉德,“廉善”,指为官之人善于处事、办事,且受到公众赞誉;“廉能”,指能行政令,也就是使国家大政方针能顺利地得以推行,这表明为官者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廉敬”,就是做到对工作兢兢业业,毫不懈怠,爱岗敬业,安于职守,在其位谋其政;“廉正”,就是要求各级官员品行端正,公正无私,不徇私舞弊,搞邪门歪道;“廉法”,就是要求为官者依法办事,守法不失,执法不阿,铁面无私;“廉辨”,就是要求为官之人善于辨别是非曲直,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六个方面,讲的都是为官之人的道德素质和办事能力,了儒家“廉”的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可见,以廉为本是儒家追求的为官之德。 《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儒家学者之所以如此重“廉”,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廉”的社会价值。他们认为,“廉为政本”,“廉为官宝”。《汉书》作者班固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汉书宣帝纪》) 可见,为官不能不具备廉德。《晋书阮种传》云:“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深刻揭示了“廉”在政权建设中的作用。清代王永吉更深刻地指出:“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败”(《御定人臣儆心灵循利论》) 从上行下效的角度,说明官员能否清廉,直接关系社会风俗的优劣。正是在这些价值观的指导下,儒家学者中的许多进步人士,代代相承,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上,呼唤廉政,抨击暴政;颂扬清官,鞭挞贪官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如果执政者带头做到公正无私,那么下面的官员就不敢以权谋私了。孔子的重点其实不在说明何谓政,而是对执政者提出要求。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一个问题:执政者必须率先正己,站得直,行得正,在道德上成为百姓的榜样,以执政者私德的高尚带来社会公德的高尚。为官者的伦理行为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毫无疑问,创立了一条千古不易的原则,即执政者的高尚、廉洁、公正是良好政治的先决条件。 ”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一项道德修养标尺、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是一种政治行为准则。儒家所谓的“廉政”是政府官吏的一种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种与贪、腐败直接对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它的反面是贪污腐败、贿赂聚敛,廉政同时也是儒家治国的政治思想。
二、义利之辨——儒家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腐败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利用公职谋私利,腐败是对名与利的非理性追逐,而导致人的价值观的扭曲和畸变。所以,如何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就代表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从而决定了人的廉洁或腐败,义利之辨的思辨程式和内容确定了廉政思想的维度和主要内容,所以义利之辨是儒家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朱熹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文公文集》程颢《语录》十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