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大二上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中国现代文学性质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古代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前)
近代文学:1840——1917,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现代文学:1917——1949(40年代前称新文学)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学(50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
二十世纪文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
二、中国现代文学理解
(一)中国:民族性、传统性
(二)现代:诞生于17世纪前后,普遍应用于19世纪以后。现代首先是一个决心与传统断裂的概念:告别中世纪的愚
昧,面向理性之光;又充满运动的概念,串联起时髦的新话语:革命、解放、进步
现代性:原委欧洲启蒙思想家有关未来社会的一套抽象哲理概念:科学精神、民主政治、艺术自由,具有时间上
的不可逆性。
(四)文学艺术、审美属性
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精神的艺术性创造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运动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必然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1社会变革的影响:①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 ②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③文学自身发展的促进,现代文学观念形成(“新民说”、文体观念革命论、语言观念改变,文学史观念、“游戏说”)
2文学革命的准备:晚清“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域外小说翻译运动
实绩
政论散文、革命派散文、政治问题小说、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翻译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性质:鲜明的民族特征,高度的科学精神、人民大众文学
主题:启蒙、救亡
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
“人”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文学是人学)
第一个十年(1917——1927)人的文学。民主意识、科学精神、个性化张扬,以散文为突出成就
第二个十年(1927——1937)人的阶级性、社会观念突出。阶级意识、左翼文学、民主文学、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以长篇小说,多幕戏剧为突出成就
第三个十年(1927——1949)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必然
1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外来文学的影响 3国语教育的普及 4思想革命的必然要求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过程
1.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新文学理论的思想核心:白话文学论、历史文学观念论
主要文章:《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学史》、《易卜生主义》、《论新诗》
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的《尝试》
2.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主要观点:新文学的本质在于“重现发现人”,弘扬以个人为本位的人道主义,从而助成人性的健全发展
主要作品:《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贡献
1.重新估定一切的评判精神 2.人的文学的个性精神 3.忧国忧民的悲剧精神 4.拿来主义的开放精神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涌
一、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表现
1.发难者都从外国文学运动中得到启示 2.如何建设先问下,也借鉴了外国文艺运动或文学创作潮流
3.作品翻译介绍外国文艺思潮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意义
1.促进文学观念的更新 2.指导并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期创作
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文学,创造新文学。 口号:文学为人生!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
文学主张:只为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动罢了。 口号:为文学而文学!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转向:以1925年五卅为界,五卅后,郭沫若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
(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以诗歌见长,形成新月诗派,倡导新格律诗。
(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鲁迅、周作人是语丝派的主将。 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以散文 、杂文见长。
(5)其他社团—— ① 莽原社、未名社:作品多为乡土小说,鲁迅,高长虹、台静农
②浅草-沉钟社: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冯至、陈翔鹤、林如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