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设计论文-论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docVIP

毕业设计论文-论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论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前 言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就是保障人权、控制权力,我国宪法的长期虚置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使法治失去根本。在我国,其他法律均可进人诉讼,而唯独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却不可以。这种现象不仅与世界上先进国家以宪政为核心的法治化进程背道而驰,而且引发了宪法虚置、法律失灵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的法治建设失去根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中国政治体制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要使宪法从圣坛之上走近实际生活、贴近普通民众,从而使广大民众真正感受到宪法的真实存在和最高效力,唯一的选择就是确立宪法诉讼制度。只有现行宪法进人诉讼,才能在不涉及政治体制和党的执政地位等敏感领域的前提下让宪法与最广大人民“亲密接触”,才能真正使宪法上的公民权利从纸面走进民众的实际生活,让人民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宪法权利,抵御公共权力在“法律失灵”现象下的肆意侵害;才能真正从点滴做起,解决一个大的宪政难题。我们应该确定:宪法诉讼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地位、强化民众的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真正落实,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宪法诉讼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 目 录 摘 要 1 关键词 1 1 我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1 1.1.我国宪法没有进入诉讼的原因 1 1.2.我国因缺少宪法诉讼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2 1.2.1.“孙志刚事件”与违宪审查制度 2 1.2.2.公民的宪法权利被其他法律侵犯时,如何获得宪法救济 2 2 我国建立宪法诉讼的法理分析 3 2.1.我国建立宪法诉讼的理论分析 3 2.2.各国宪法诉讼模式之比较 5 2.3.宪法在司法审判中适用具有有限性 7 3 建立我国宪法诉讼的构想 8 3.1.设置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诉讼机关 8 3.2.宪法诉讼的程序 10 3.3.对违宪行为制裁 11 结 语 12 注 释 13 参 考 文 献 15 致 谢 17 论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摘 要 宪法诉讼对于保障宪法实施、树立宪法权威、保障人权和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并未建立起正常有效的宪法诉讼制度,当务之急是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宪法诉讼的理论和原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可以考虑建立复合式的宪法诉讼机构,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下设宪法监督委员会,在最高院和高院设立宪法法庭,共同行使宪法诉讼权利 关键词 : 宪法 ; 宪法适用 ; 宪法诉讼; 本文试通过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分析和国外宪法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论证中国宪法诉讼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表述宪法诉讼对保障宪法实施、树立宪法权威、保障人权和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阐述宪法诉讼司法将给中国宪政的确立和人权保护带来全新的开端。 1 我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1.1.我国宪法没有进入诉讼的原因 宪法能否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仅是理论性问题,而且还是实践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宪政刚刚形成的时期,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宪政理念还不是很成熟。人们对宪法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上,从一种功利的角度来看待宪法及其适用问题,并没有把宪法及其适用放在宪政秩序的大背景中思考。因而形成了宪法不能在司法审判中适用的主流宪法意识,其最明显的表现是作为裁判机关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上。1955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做出了“关于刑事判决中不宜引用宪法作论罪科刑依据的批复”。从形式上看,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批复具有合理性,理由有三:其一,宪法是根本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是“母法”,宪法的属性主要在于为制定普通法律提供依据,宪法的适用必须借助于普通法律。其二,宪法在司法审判活动中不能作为定罪科刑的依据,宪法不是关于定罪科刑的法律。其三,法院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可适用具体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批复尽管是针对特定事件,按理讲只具有有限的效力,但在宪政理念还不是很成熟的时期却造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后果,即宪法不能在一切形式的审判活动中适用,其影响力波及的范围直达地方人民法院。此后,各级法院一直保留着这种观念,似乎宪法仅仅就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与法律的具体适用没有联系,是“法上之法”,而不是“裁判之法”。198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对于各级法院适用法律的批复中仍然继承了这种观念,但在方法上采用了间接的方式。该批复罗列了各种法律、法规、甚至行政规章,但就是没有宪法。这个批复同样暗含着宪法不能在诉讼中适用。 1.2.我国因缺少宪法诉讼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法律能为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或解决纠纷提供依据。那么,宪法与其他普通法律一样,是由权力机关制定的,规定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FZ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