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设计论文-试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doc

毕业设计论文-试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姓 名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准考证号 010603200049   成 绩     工作单位 中铝河南分公司 职务职称 工 人 邮 编 4 5 0 0 4 1 联系方式 075 完成时间  2010年9月  试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摘要:宝黛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的描写,他们的相爱是心灵的契合,志趣的相投,纯真情感的交流。黛玉纯真、美丽、痴情及卓异才华、诗人气质,使宝玉找到了他心中理想的美,人生道路上多了一位知音。同样,宝玉离经叛道的性格,聪明俊秀的风采,黛玉也最为欣赏,最能理解,因而也引为知己。然而这种建立在相识、相知、相爱以致痴狂的生死不渝之情,却无法见容于贾府及其上层社会,更无法见容于他们所宣扬的封建礼法制度。“金玉良姻”所代表的世俗婚姻观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现实利益、家族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考量。而“木石姻缘”及众多儿女的悲惨结局,也敲响了这个家族、这个社会的丧钟。本文试从历史文化背景、宝黛思想性格的龃龉、现实环境的重压、社会缩影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金玉良姻” “木石前盟” 家族利益 礼法 自由 一 、宝黛爱情悲剧的历史文化背景 《红楼梦》的作者生活在封建的清朝中叶,历经史称“盛世”的康、雍、乾三朝。伴随着王朝的巩固,开始大力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将“穷天理,窒人欲”的程朱理学推至顶峰。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市民阶层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生长。于是明清出现被斥为“异端”的,以李贽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反弹:如《金瓶梅》;汤显祖的《牡丹亭》;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这些都是以“欲”“情”去反抗泯情、灭欲的礼,宣扬“情”“欲”于人自身的正当性。这种结果大概是极大出乎统治者初衷的。而《红楼梦》不啻为这股思潮的延续。且到了乾隆中后期,所谓的“盛世”已经名不副实——起义此起彼伏:1761年的回族和撒拉族起义、1774年的白莲教山东寿张起义、1786年福建人林爽文在台湾领导的起义,还有1796年王聪儿、珧之福等领导的白莲教起义,更是波及川、陕、甘、楚、豫,历经九年才被镇压。但此后白莲教起义终乾隆、嘉庆、道光,从未间断。可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之深。广大民众已经不堪其苦,所以才揭竿而起。从某种意义上讲,作者不啻为一位伟大的预言家,《红楼梦》更是一部盛世危言。他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去告诉人们,那是怎样的罪恶社会!美和爱不属于那个社会,它最终必将毁灭自身!这就是《红楼梦》。 宝黛爱情悲剧是《红楼梦》这部大悲剧中最典型、最撼动人心的部分,如同是《红楼梦》这棵大树的主根。大树结满了爱的果子,大观园、贾府及以外的封建环境则是这棵树赖以滋生的土壤。土壤的污淖导致主根枯死,大树夭折,爱的果子随之陨落,仅剩那死寂一般的土地。这就是宝黛爱情悲剧在这部巨构中的作用和分量。“绛珠 还泪”的故事也表明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其积极的意义还在于:“一个不肖的子弟和一个不幸的弱女子却不过和石头和草一样卑微。卑微,然而互有深厚的牢不可破的爱情,就像在生前已经有了情谊和盟誓。”它寄予了作者对封建环境的不屈意志,对由封建家长人工包办的所谓“金玉良姻”深深地厌恶。客观上揭露了封建制度及礼教对正常人性的异化和男女爱情的摧残。这样宝黛爱情悲剧除了宿命薄雾下的历史文化背景外,更表现为深刻的各自思想性格中的龃龉和现实环境的因素。 二 、宝黛思想性格的龃龉 作者在宝玉、黛玉身上寄予了某种理想和人生信念,但无论作者还是宝黛都是历史中的人,仍处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都不可能脱离“封建主义经济”这个母体,而求得跨越。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资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宝玉黛玉身上。 (一)宝玉一方面拒绝封建仕途经济,把贾雨村之流说成“国贼禄蠹”,深恶“时文八股”,热烈赞美为封建正统人物所不齿的小说戏曲,称《牡丹亭》《西厢记》等书是真正的好文章(第23回),并一把火烧了所谓代圣人立言的书籍(第36回),这就彻底否定了封建的科举制度,并指向圣人之言、孔孟之道;但他又肯定《四书》,尊重孔孟,尊奉圣人之言:第三回宝玉称:“除《四书》外杜撰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第二十回作者旁叙他的思想:只父兄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忤慢。第十九回袭人复述他的话:“除了‘明明德’外就没有书了”。第七十三回叙“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文档评论(0)

TFZ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