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力量.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音”的力量

“声音”的力量 “声音是经常使用却极少得到准确定义的诸多批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迄今还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内涵,对构成声音的因素也没有清晰的理解,更不用说解释是什么使一种声音比另一种声音更有效了”①,在《作为修辞的叙事》中,詹姆斯?费伦对叙事作品中“声音”这一概念的不准… 摘要:本文利用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个人的诚信选择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诚信水准。个人对诚信的选择是该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易博弈的社会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个人财富、能力和所受的教育是个人诚信选择的决定因素,社会制度文化因素、信息流动性…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A790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业组织演进与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0BJL041)的研究成果。中国论文网http:…    “声音是经常使用却极少得到准确定义的诸多批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迄今还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内涵,对构成声音的因素也没有清晰的理解,更不用说解释是什么使一种声音比另一种声音更有效了”①,在《作为修辞的叙事》中,詹姆斯?费伦对叙事作品中“声音”这一概念的不准确使用现状颇感不满,并尝试以具体文本说明“声音”何以作为叙事话语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作用,“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②。尽管费伦将侧重点放在叙述者的声音而非人物的声音,但他对《名利场》中领班多重声音的功能及其意识形态的精彩分析足以启发我们去思考其它叙事作品中声音的修辞效果。鲁迅先生的《离婚》为探讨声音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因为小说不仅以丰富微妙的人物声音建构了一个有关父权制文化的多重意义系统,而且还通过不露声色的叙述声音引导读者去推断隐含作者对于主人公的真实态度及相应的价值判断。因此,解读《离婚》中叙述声音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内容和修辞效果,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小说意旨和作者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较详细地领会到修辞性叙事艺术的巨大魅力,从而也为解读其它叙事文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 中国论文网 /4/view-11428.htm   一、聆听爱姑:父权制之外或之内   《离婚》是一篇以人物的声音开始,又以人物的声音结束的小说,而且开头结尾都是毫无任何实际意义的应酬话语。当小说主人公爱姑和她的父亲庄木三登场之际,叙述者就提醒读者“船里面就有许多声音一齐嗡地叫了起来”,仔细分辨,全是男性的声音,在航船这个移动的平民化的空间里,爱姑婚姻上的波折并不是经由自己诉说出来的,而是读者通过庄木三、蟹壳脸、八三的对话而知晓的。爱姑在航船这个日常的乡村活动空间并没有取得合法的发言权,这已然隐喻着《离婚》的故事依然是   在一个男性主宰的空间里上演,爱姑只能被动地接受其判决。但叙述进程似乎马上否定了读者的这一判断,爱姑因为八三对七大人的恭敬及并不主张此事“说和”的态度而“愤愤地”开口。读者听到的来自爱姑的声音言辞激烈泼辣,不仅直斥丈夫、公公为“小畜生”、“老畜生”,而且也当众指责自己的爹看了赔偿的钱“头昏脑热”。这声音不禁令人感到诧异:爱姑似乎是一个生活在父权制之外、未受任何文明熏染的野蛮人,民国时代的女性何以就如此彻底地抛弃了束缚她们的那些礼教教条呢?它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即爱姑是一个敢于反抗父权制文化的女性。但爱姑的声音有禁不起推敲的成分:她缺乏父亲那般的世故,让读者较明显地看出乡绅慰老爷的判定并不是庄木三所谓的“说和”,而是“走散好”;由她对慰老爷“不通”的不满中,读者不难推断出爱姑对于此事是并不主张“走散”的,这一态度在她与汪得贵的对话中表达得更明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空间理论视阈下的鲁迅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1109)的阶段性成果。   确:“要撇掉我,是不行的。”双方既然已经恩断义绝,却又如此固执地反对“走散”,不满于“不要我”,因而对于此次七大人的调解寄以厚望,诸多声音传达出爱姑对于重返夫家的希望,她要的公道指的不过是对于施家儿子与他“姘上的寡妇”的惩罚,是对自己“这几年的艰难”讨个说法,并非离婚及赔偿多少钱的问题。   小说中声音的交织不仅引导读者的阅读与判断,而且人物之间声音的效果也互相影响。最典型的是汪得贵的那句“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下文爱姑的声音中三次重复了这句话,这甚至成了她信任七大人的唯一证据。而且,汪得贵未讲完的佐证中那位“从北京回来的荣大爷”也对爱姑产生了某种潜在影响,即北京和洋学堂的东西具有某种更大的权威。七大人在自己理由不足之际也正是求助于“刚从北京洋学堂回来”的“尖下巴少爷”来对爱姑构成压迫的。   怀着“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