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LCR串联谐振电路..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CR串联谐振电路.

LCR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对LCR串联电路特性进行测量和研究,测量电路的谐振曲线,了解电路品质因素Q的物理意义,掌握LCR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其测量方法。实验原理:下图(图1)为LCR串联电路,交流信号源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大小,不仅决定于电路中的电阻R ,而且还决定于电路中的电抗。其中是线圈L的感抗;是电容器C容抗。图1LCR串联电路根据交流电路原理,此回路中的电流I与电动势之间的关系为(1)式中,Z为调谐回路的总阻抗,f为交流信号的频率,L表示电感,C表示电容。电动势与电流I的相位差为:(2)公式(1)、(2)中阻抗Z和相位差?,都是信号频率f的函数。图 2、3、4 分别为LCR串联电路的阻抗、相位差、电流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其中图 3 所示的曲线称为相频特性曲线。图 4 所示的曲线称为幅频特性曲线(谐振曲线),它表示在输出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的变化曲线。图2 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图3 相频特性曲线图4 谐振曲线由曲线图可以看出,存在一个特殊的频率,特点为:1)当时,0,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压,整个电路呈电容性,且随降低,趋近于-π/2;而当时,0,电流的相位落后于电压,整个电路呈电感性,且随升高,趋近于π/2。2)随偏离越远,阻抗越大,而电流越小。3)当= 0,电路中总阻抗Z 最小,电流达到最大值,整个电路呈现电阻性,电流的大小只决定于回路中总电阻的大小。LCR 串联电路的这种状态称为串联谐振,对应的信号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其中图4为 LCR 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在正弦波的频率达到时,电路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在谐振曲线上电流值为的两个频率点、称为半功率点, 的值称为谐振曲线的频率宽度。通常用Q值来表征电路选频性能的优劣,称为电路的品质因素。Q值越大,即LCR串联电路的频带宽度越窄,谐振曲线就越尖锐。品质因素的定义是电路中储存的能量与每个周期内消耗的能量之比的2π倍。当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或因此,谐振回路中的电阻R的值越小,Q值越大,选择电台的能力越好,反之越差。从上式也不难得出,在谐振时,电容C上的电压和电感L上的电压分别是输入信号电动势的Q倍,但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π。实验内容1.按照图1接线。图中信号源为SG1020A型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接上电源,打开信号源电源按钮。U1、U2为DF2170A型双指针交流电压表,分别用来指示信号源的电压输出端(端口固定阻抗 50Ω)上输出信号的电压值和上的电压值。图中的为外接的信号取样电阻,分别记录电感L、电容C以及的数值;信号发生器按下住功能键“函数”进入函数主功能模式下,按下“幅度”软键,进入幅度设定状态,将幅度量设置为 1Vpp,合理设置电压表U1、U2量程,使得U1、U2有较合理的测量值(也可略微调整信号发生器幅度的大小)。信号发生器按下“频率”软键,进入频率设定状态,调节频率使电路达到谐振状态,记录下此时的频率。2.根据图1电路,确定合理的频率范围,改变频率f,测量回路中的电流随频率的变化,并在作图纸上画出LCR串联谐振曲线。方法一:维持谐振回路输入电压U1不变(通过调节信号源幅度来实现),记录U1的大小,测量不同频率所对应的外接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2,作曲线。方法二:在测量时将信号源输出电压调节至某一固定值,改变频率值,同时记录在该频率时U1、U2的值,作U2/U1曲线。3.根据谐振曲线图,求出半功率点频率、和谐振频率。求Q的值。计算图 1 中输入电路的值。该值与之前求得的Q值是不一样的。实验器材SG1020A型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DF2170A型双指针交流电压表,电容,电感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信号发生器幅度=2V,外界电阻=40,谐振频率=1.59Hz。固定U1=0.38V,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表1)f/kHzU2/mVf/kHzU2/mVf/kHzU2/mV2.141610.79901.241801.692232.191550.84961.291921.742172.241500.891061.342021.792112.291440.941131.392121.842022.341400.991241.442191.891962.391341.041341.492251.941892.441301.091471.542291.991702.491271.141581.592292.041742.541221.191691.642292.091682.59118表1 U1不变时的U2、f数据U2-f曲线改变频率f,记录得到U1、U2的数据如下表(表2):f/kHzU2/mVU1/V1.692180.3740.791450.6041.742160.3800.841530.5901.792140.3900.891610.5761.842120.4000.9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