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词的本义_图文
4词的本义_图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4词的本义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2) 表时间,指正巧碰上同时发生的事情,译作“正巧”、“正好”、“恰好”。例如: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时已过午,奴辈适至。”
3) 表情态,译作“恰好”、“恰巧”、“正好”。例如:
《吕氏春秋·本生篇》:“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
4) 表范围,言其小,译作“只”、“仅仅”。例如:
《庄子·人间世》:“其智适足以知人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尝。“尝”的本义是“口味之也”,即辨别食物的滋味。虚化为副词,表示行为已经发生,相当于现代的“曾”、“曾经”。例如: “尝”常与“未”连用,段玉裁说:“凡经过者为尝,未经过曰未尝。”例如: 《史记·李将军列传》:“自汉击匈奴,而(李)广未尝不在其中。”
曾。在古汉语中它作副词用,主要表示两种含义:
1)表时间,读 céng,义为“曾经”,这种用法较少(古汉语中通常用“尝”表“曾经”)。例如: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饭。”
2) 表情态,读 zēng,表示出乎意料或夸张、加强的语气,可译作“居然”、“竟”、“简直”、“实在”、“还”等。这是“曾”的主要用法。“曾”常同“无”、“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例如: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谁谓宋远? 曾不崇朝。”
《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2) 现在: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正巧发生等,相当于“正逢”、“正好”、“刚刚”。
常用的副词有:方,会,适,质,正。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会”。
“会”的本义是“合也”。虚化为副词,表示在时间上正好碰到某种情况或事件,可译作“正逢”、“正好赶上”、“正巧碰到”。 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 将来: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相当于“将”、“将要”、“即将”。
常用的副词有:行,行将,将,方,且,垂,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2014年、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doc
- 2016高考语文病句汇编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汇编.doc
- 2016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2015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文化传承与创新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众合民刑先修 刑诉众合AB卷试题.doc
- 2017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doc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台北县立中山国民中学九十七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国文领域课程计画_图文.doc
- 2017少数民族骨干简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简章.doc
- 2017年工作计划范文 2017学校交通安全工作计划范文.doc
- 2017年必威体育精装版众筹项目商业计划书.doc
- 2017国考申论热点 内部资料 2013国考申论热点汇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