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且看行云 且看_蝶恋花_
且看行云 且看_蝶恋花_
教学大参考·教海拾贝到了后来,北宋大词人晏殊从梁简文帝的一首七言乐府“翻阶硖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中取出三个字,且看《蝶恋花》白露给此曲换之以新名,谓之“蝶恋花”。此曲调因晏殊而名更,晏殊也因此词牌而名垂,留下那首名词,供世人品味。槛菊愁烟兰泣露…
迎接中共十八胜利召开电子科技节策划书 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 为给…
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2012-06-26 18:08保亭思源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博客]2828 字, 阅读 175, 评论 0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
教学大参考·教海拾贝
到了后来,北宋大词人晏殊从梁简文帝的一首七言乐府“翻阶硖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中取出三个字,
且看《蝶恋花》
白
露
给此曲换之以新名,谓之“蝶恋花”。此曲调因晏殊而名更,晏殊也因此词牌而名垂,留下那首名词,供世人品味。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浅翻罢唐圭璋编的《全宋词》,《蝶恋花》词牌不时跳入眼帘。欧阳修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苏轼忆:“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李清照叹:“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辛弃疾感:“蜂蝶不禁花引调,西园人去春风少”……不知这看似“娇弱”的词牌有着怎样的风情,赢得无数文人为她歌咏、为她动情;抱着这份好奇与热情,让我们一同走进宋词,且看《蝶恋花》!
一、《蝶恋花》词牌名的由来
《蝶恋花》,中调,又名《黄金缕》、《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等;按今胡达今编《词牌例选》,原名《鹊踏枝》,系唐教坊曲名,后晏殊改为今名。毛先舒《填词名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二、《蝶恋花》词作之内容
前说到《蝶恋花》词牌在宋代特别受欢迎,留下了不少词篇佳作;分析这些作品,发现其内容大多与春天相关,与女子相关,总结起来大抵三种:一为惜春、伤春;二为闺思、闺怨;三为离情、别绪。接下来将结合具体内容一一欣赏分析。
1.惜春、伤春类
这类词主演内容为描写春愁,表达一种惜春伤春之情。春天,的确是一个撩人心绪的季节。初春之时,有人“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当春之际,“楼外垂杨千万缕”,“绿满山川”,依旧“莫也愁人苦”;待到暮春之季,更是“几许伤春春复暮”、“今春不减前春恨”;春天,总是多情,总是感伤!这种细腻的感情借助女子的口吻往往更易表达,而女子的伤春,又往往与对爱人的思念相连,因而伤春之情与怀人之意总是结合在一起,其中柳永一首《蝶恋花》便将此情结合得恰到好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由登楼引发春愁,春愁无处诉说只好借酒消愁,然结果终是“强乐还无味”。作者的春愁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缠绵执着挥之不去?末尾两句一语道破:原来这“春愁”乃“相思”也。由伤春自然过渡到怀人,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以及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着实令人钦佩欣赏。
同时,伤春之情也往往容易与感叹时光飞逝结合,此处“春”一语双关,既指春天,又指青春,也代表着一些美好易逝的事物。
卷二云:“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
《词谱》卷十三记载:“《蝶恋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此词牌前后段字数、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看上去,就像两首仄韵七绝组成,只是第二句多
出两字断为两句。
上个世纪初,大量的五代写本被发现于敦煌莫高窟,唐五代民间词曲也随之问世,即通常所说的敦煌曲子词。其中便有这么一首《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止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
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这首词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妇人与灵鹊的对话,表达了妇人因思念丈夫而流露出来的复杂而纯澈的情感。妇人说:“这只喜鹊真讨厌!人们都说你报喜,可你怎么就不灵验呢?再也不能忍受你,将你捉来锁进笼子里。”喜鹊无辜的辩解:“我本好心唱歌逗你欢喜,谁知却被锁进笼里,希望她那征夫早日归来,那时我就可以回归青云之中了。”好一曲生动活泼的词儿!民间词的生命力正在于此,真实细腻地反映人们的心理,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共鸣状态。
唐教坊曲中的《鹊踏枝》属于新的燕乐曲,兴起于晚唐时期;到了晚唐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