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氰化物的安全常识-1.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

氰化物的安全常识 二OO九年六月三日 培训内容 1、氰化物的理化性质; 2、操作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3、配伍禁忌; 4、应急处理方法; 5、如何去毒; 6、对人体的危害; 7、急救药品的使用; 一、氰化物理化性质 氰化物:白色晶体粉末,易吸水潮解,相对密度(水=1) 1.60(以氰化钠为例),属无机剧毒品,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稳定性方面:稳定; 燃烧性能:不易燃烧。 二、操作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由于氰化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医药、化工行业,所以针对其毒 性强的特点,使用的时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要求: 1、清理周边环境,检查周围是否有挥发性酸存在(包括正在 进行的反应可能会产生的酸性物质); 2、称量的时候注意必须在局部通风以及全面排风的环境下进 行,配备安全淋浴以及洗眼设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操作时防护措施必须到位:防毒面罩(全防)、防护衣、 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工作区域禁止进食、饮水、吸烟; 4、对所有接触过氰化物的器皿、纸屑以及玻璃仪器必须全部 收集进行无毒化处理,切记乱扔; 三、配伍禁忌 1、氰化物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遇酸或 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 其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2、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如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 等,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与水发生的反应,尤其是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反应能产生 毒性极强的氢化氰气体,进而会引起中毒。 四、应急处理方法 一旦氰化物区域泄漏,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 大量泄漏: 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集中处理。 五、如何去毒 常见氰化物废液处理方法有:FeSO4络合法、NaClO氧化 法、高锰酸钾氧化法,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进行处理。 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所有接触过氰化物的器具和后处理水溶液都要在通风柜内 用NaClO荡洗。废液用碱调至PH=11,用次氯酸钠溶液淬 灭多余的CN-,多余1摩尔氰化物约需500毫升饱和NaClO 溶液,彻底搅拌后静置过夜。第二天用氰根试纸测氰化物 浓度是否达标。 六、对人体的危害 1、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肤吸收。 2、健康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人体口服的最小致死量0.3mg/kg~3.5mg/kg。 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 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 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 竭;麻痹期全身肌 肉松弛, 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七、急救药品的使用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2000高锰酸钾或5% 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再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就医。 4、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然后就医。 5、亚硝酸异戊酯的使用方法:将安瓿包在一层手帕或纱布内,击碎,经鼻腔吸入本品,每次15秒钟。氰化物中毒:一次0.3~0.4 ml(1~2支)。 QA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