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务名片的翻译(商务名片的翻译(商务名片的翻译
重点:“三病”“三虫”的防治 难点:“三病”“三虫”的防治 一、水稻病害 1.纹枯病(三病之一) (1)症状: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稻穗受害变成墨绿色,严重时成枯孕穗或变成白穗。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可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部菌丝集结成菌核,容易脱落。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病稻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 化学防治: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25--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加水50千克喷雾。富士一号 2.?稻瘟病(三病之一) (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 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择抗病品种。(2)进行种子处理,以杀灭病菌。(3)作好秧田病虫防治。病害集中扑灭秧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4)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化学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每公顷每次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g、2%春雷霉素水剂23g、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g、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150g或40%异稻瘟净乳油125-150g,对水60kg喷雾。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的防治最为重要。 3白叶枯病(三病之一)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白叶枯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和稻桩上越冬。播种病稻谷,病菌可通过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病斑上的溢浓,可借风、雨、露水和叶片接触等进行再侵染。施用过量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 病害常发田、低洼易涝田要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3.培育无病壮秧。 2.化学防治:1.大田施药 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要早检查,若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施药防治,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喷药保护,所用药剂同秧田。 4恶苗病 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外,着生有浅红色霉层。 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就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发病。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种子的处理上。1..严格消毒种子。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药液或10%浸种灵4000倍液浸种,每100kg药液浸种60kg,连续浸种48—60小时,浸后不必清洗,直接催芽播种。2.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或火烧。 二、水稻虫害 螟虫(三虫之一) 1.三化螟(钻心虫) 1生活习性: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这两个生育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 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1.齐泥割稻、锄劈或拾毁冬作田的外露稻桩;2.春耕灌水,淹没稻桩10天3.选用良种,调整播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4.合理施肥和水浆管理。 (2)化学药剂防治 1.防治“枯心”:防治1次,应在蚁螟孵化盛期用药;防治2次,在孵化始盛期开始,5~7天再施药1次。2.防治“白穗”: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