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圈中心论.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圈中心论 一般来说,一种地域文化既然有文化圈,就应该有文化中心。我们认为,中国萨满教信仰历史悠久,部分古代民族还和现代民族都有信仰萨满教的传统;中国东北、西北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萨满教信仰的根基;“萨满”一词来自中国的女真语。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是世界萨满文化… 两棵银杏树两棵高大的银杏树挺拔在家门口凝视着我的目光已是初冬,空气中睡着北风玻璃窗上开出了窗花但是,那树干,那树枝还在伸展着绿色的心情尽管景象很优美可还是有一滴醋酸楚地滴在我的心头落雪那个六角型棱状的梦闪着深邃光芒从遥远的地方走来它一路上带着一阵轻风… 时间的玫瑰,醒来……鹤嗥、鸟鸣、芦芽倔强、虫子翻身坚冰一夜之间消融,柳枝似乎也活了心欲望、小心思、复活的梦境……时间的玫瑰,带着星泪般的露水和冰凉、淡腥的伤痕匆匆行至春天的中途――一口高悬的钟,准时醒来旋转的钟声,悠悠荡荡――在不同的身上,各自地痒或…   一般来说,一种地域文化既然有文化圈,就应该有文化中心。我们认为,中国萨满教信仰历史悠久,部分古代民族还和现代民族都有信仰萨满教的传统;中国东北、西北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萨满教信仰的根基;“萨满”一词来自中国的女真语。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是世界萨满文化圈的中心。其理由如下:      1. 中国是世界上记载和研究萨满教最早的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五史》中,从第一部编年史《史记》到最后一部史书《清史稿》,几乎都有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记载。   《晋书》中说:肃慎人“死者其日即葬之于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   《后汉书》中记载:“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古代朝鲜人:“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诸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县铃鼓,事鬼神。”   辽代契丹人有祭天、祭祖、祭火种等仪式。据《辽史》记载:“岁除仪,初夕敕使及夷离毕率执事郎君至殿前,以盐及羊膏置炉中燎之。巫及大巫次赞祝火神讫阁门使赞皇帝面火再拜。”   金代女真人时期,中国的萨满教比较完整。女真人亦有祭天之礼,据《金史》记载:“金之郊祀,本于其俗,有拜天之礼。其后太宗即位,乃告祀天地,盖设位而祭也。”   元代蒙古人的萨满祭祀,在《元史》中亦有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玄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以蒙古巫祝致辞,盖国俗也。”   从这些记载中,我了解到了古代肃慎人的灵魂不死观念、匈奴人的祭天神仪式、古代朝鲜人的事鬼神活动、辽代契丹人的祭祀火神的场面、金代女真人的告祭天地祭仪以及蒙古人祭祖仪礼。严格地讲,所有这些祭祀及仪式都应该属于萨满教的范畴。而其中出现的巫、大巫、巫祝等祭师,宝际上就是萨满教中的萨满。   清代乾隆年间刊行的《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一书,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系统记载与论述萨满教的著作,这本书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满族历史上所信仰的萨满教,包括各种祭祀规则、各种神祗以及一系列神歌等,在中外萨满教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萨满”一词出自我国的女真语      12世纪中叶,宋代学者徐梦莘在其《三朝北盟汇编》中,第一次记录了女真语“珊蛮”(saman)一词,成为中外萨满教研究史上的重要一页。这个记录是世界上第一次明确的、毫无争议的“萨满”一词的记录。在清代,“萨满”一词使用得相当广泛,许多学者将其记录成“萨满”、“萨玛”、“萨麻” 等,其实都是女真语或后来的满语saman一词的音记。乾隆年间出版的《钦定满洲祭神祭天曲礼》中就用了满语saman 一词,尽管后来译成汉文时写成“司祝”。   清嘉庆年间,西清在其《黑龙江外记》中,称达斡尔跳神萨满为“萨玛”。光绪年间,曹廷杰在其《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中,将黑斤(即赫哲人)的萨满记作“叉妈”。   民国年间,凌纯声在其《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将赫哲族的萨满记作“萨满”,与我们今天记录的用字一样。   从萨满一词的来源及其应用来看,它是北方民族语无疑,绝不是汉语,更不是外国语。众所周知,西方人知道萨满和萨满教是比较晚的。萨满一词传入西方大约是在18世纪。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至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沙皇彼得大帝派往中国的使节团中,有两位荷兰人――伊斯布兰特“萨满”一词介绍到欧洲。此后国际上才知道,在中国北方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信仰,并把它称之为“shamanism(萨满教)”。从此,国际上就通用了“萨满教”这一词,成为一个专用术语。后来,许多俄罗斯学者踏上西伯利亚的土地,对当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