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心理特征 霍尔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十大特征
G.S.霍尔(G.S.Hall)系美国心理学家,国际青少年研究的发起人之一。霍尔认为,正常的心理发展包括一系列进化阶段。这一信念使他先对儿童,后来又对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学研究。1904年,霍尔刊布其重要著作《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
中国外交部郑重宣布:自1996年9月1日起,汉语将成为外交部发言的唯一工作语言,取消英语翻译。这一貌似单纯的语言取代现象却标志着汉语在国际舞台上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昭示出中国正以史无前例的脚步迈向世界。公安部报道: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直线上升。仅以北师…
摘要:从四方面介绍了学习电子琴的好处:思想积极,健康人生,手脑协调,开发智力,应用广泛,携带方便;多年的电子琴教学经验和大家探讨:新来学员,兴趣入手;爱心鼓励,增强信心;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别出心裁,小处引人;家长和部分教师的误区。关键词:电子琴;青…
作者:李维
当代青年研究 1998年05期
G.S.霍尔(G.S.Hall)系美国心理学家,国际青少年研究的发起人之一。霍尔认为,正常的心理发展包括一系列进化阶段。这一信念使他先对儿童,后来又对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学研究。1904年,霍尔刊布其重要著作《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不仅是一部包罗青少年心理资料的百科全书,而且对霍尔关于发展的“复演说”作了最完整的说明。霍尔认为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精力过分旺盛和无精打采
青少年可以有几小时、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精力过分的旺盛,他们热衷于打破各种类型的记录,睡眠明显减少;他们追求某种新风尚,制造流行,欢闹不已。然而,他们又极其容易走向反面,表现出软弱无力、呆缓迟钝、漠不关心、疲倦、冷淡、嗜睡、偷懒、做事缺乏动力等。霍尔说:“当青少年的勤奋状况处于顶峰时,精力极其充沛,举止也较为轻松,可是由于过度训练,很容易疲倦,以致因精疲力尽而无精打采”。与效率过度和紧张不足这一频繁变化有关的是青少年易于罹病。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先是精力旺盛,过后才出现无精打采,然而,也有这种可能:首先出现无精打采,过后才见动力,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为此,霍尔曾以许多伟大人物为例,指出在他们的成长时期曾荒废了光明,虚度了年华,似乎全然没有出息了;可是后来觉醒过来决心夺回时间,并且超过了他们的同伴。霍尔认为,这些变化可能像心境那样也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无疑有着生理方面的基础。“有时好像贫血和充血交替出现那样,随着极端懒散之后又在运动中枢发生几乎是痉孪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周期性,显示出有时以月计,有时甚至以季计的节律。霍尔指出,这一现象是暗示着原始人生活的一种返祖现象,更多地受到月亮、潮汐和冷热季节的控制。“过度活动和懒散呆滞的交替,像是古代的狩猎和宴会、禁食和饥荒、迁徙和定居的交替在神经上的回响一般。大自然在这里至少是用更替方式来推进它的发展工作:一时致力于发展机能、一时又致力于增长器官的体积;也许用这种节约的方法比过多地保持均匀、平衡和稳定性更能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看来,发展能力的总能量为了克服每一点上的障碍,好像应该一会儿用于排除这个困难,一会儿用于克服那种障碍;如果它的能量同时用到各个方面,效果就不会如此显著了。
(二)快乐和痛苦
霍尔把快乐和痛苦视作生活的两极和生活的最高统治者,认为青少年常容易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摆动。儿童的心境易于被动,他们哭笑无常,对于各种印象所作的情绪反应是直接的。从青少年期开始,波动就逐渐缓慢下来,但在一段时间内容易趋向极端。霍尔指出,从哲学意义上说,青少年是漫无节制的。“过得快乐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青少年为了快乐而生活,不管是享乐主义型的,还是唯美主义型的”,有些青少年还会出现一种压抑不住的轻浮,亦即一种“欣快症”,它洋溢在活泼过度的每一个荒唐行径中、很难加以抑制。
但是,这一切又会转为苦痛和不快。青少年也会叹息,但原因并不十分明显。抑郁状态和意识的洋溢状态几乎同样是青少年的特征。“原本是遥远的预期、虽不成为现实,却以一种预兆的方式出现了,模糊地感到生活并不总是愉快,而个人最后不免于死”。特别是在疲劳时,厌世主义的抑郁心境在一段时间会使生活变得暗淡无光,加之各种联想,像换了个人似的。有时,悲哀由不能指明的原因所引发、并且往往出自虚构的动机。怀疑自己不受朋友喜爱,怀疑自己的外貌和性格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幻想自己不是双亲的亲生子女,想象自己不自觉地造成别人的不幸——凡此种种,根据环境、遗传、气质等原因,可以使心境多少趋于极端、彼此断发的次数可多可少,也可以预示着郁闷、消沉和忧郁的来临,甚至漫无目的地打发时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