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
“五.一节”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
人气:377 时间:2010-05-03 11:43:52
?叔父宋呈祥是一位从北京自愿来到北大荒默默耕耘的知识分子,一位 平凡又伟大的劳动者。一位无名英雄。从农业技术员到八五三农场的厂长,在这片黑土地上艰苦奋斗了50年。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为开拓北大荒无私奉献了毕 生心血和精力。“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就是对他们这些北大荒开拓者们的生动写照。一 个人做一点奉献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奉献,更难的是一辈子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做奉献!退休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身正气和两袖清风。由于工作繁忙和交通不 便,他从来没有机会到西南地区。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我们这位亲爱的叔父。只是逢年过节,打电话向叔叔婶婶(阎光明)问候。叔父现在年事已高,出行不便,我们应该前 往拜见才是。另一位叔父宋迎祥将其事迹整理出来,发给我们后辈做传统教育。不看不知道,原来我们远在北大荒工作从未见到过的叔父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奉献 者!他和千千万万“北大荒”开拓者们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值得我们 学习,传颂,继承和发扬。“五.一”劳动节之际,特向叔父,婶婶和千千万万“北大荒”的劳动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
“五.一节” 向劳动英雄致敬------叔父给我们讲起了“北大荒”
-----宋呈祥口述,宋迎祥整理
?
?
作为一名北京农业大学的 毕业生,党的号召,祖国的召唤,共产党员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北大荒。
告别母校,离开北京,奔赴北大荒。
1957年10月,告别了培养我们的母校------北京农业大学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 满怀建设祖国东北边疆的理想,踏上了奔赴北大荒的行程。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终 于来到了位于密山县的黑龙江铁道兵牡丹江农垦局报到。接待我们的是农垦局赵伯处长。他很热情并征求我们的意见说:“牡丹江局有几个农场,吃大米到密山,住 洋房到永安,找对象到青年,艰苦奋斗到八五三。”就这样,我们去了新开荒建场的,当时最艰苦的八五三农场。
?
?
从密山坐大客去八五三农 场,得先路过宝清县,当年的交通不发达,路很不好走,那年大雪,下了一米多厚,不通车。在宝清转运张住了好几天,是男女一起的大通铺,我们很不习惯,这算 是来到北大荒的第一关吧。过了八天,八五三拉高粱米的大爬犁来了,是用“斯大林80号”拖拉机牵引着。我们坐在上面,北风呼呼吼叫, 上面是一米多深的雪路,边走边推雪,艰难地前进着,冷的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打开行李把被子盖在身上,就这样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到了八五三农场。正好碰上了前 几天刚来报到的畜牧技术两口子,他们把我们叫到他家住了一夜。随后,我们被分到一农场工作,先我们到来的东北农学院的大学生、农业技术员朱佑清用一辆马爬 犁把我们送到一分场。阎光明分到了一队,她住在一个套间的大宿舍,外间住的是铁道兵男同志,她和另一个河北支边女青年住里间。我被分到二队,跟下放军官住 在一起。当时的房子门窗都没有玻璃,只是用麻袋挡着,晚上冷的不敢脱衣服,连鞋子夜不能脱。毛巾冻在脸盆里,牙不能刷,脸不能洗。两三天后,到了指导员马 占山家才洗了一次脸,刷了牙。马占山是从新疆支援北大荒建设的,七十年代就去世了,我非常怀念他,我对他的老婆、孩子给予了多方照顾。
当时夜晚一个不敢出门, 狼成群狂吠。男、女都戴狗皮帽子,穿着大两号的胶皮乌拉鞋,鞋内垫的是乌拉草。身上穿着大棉袄,大棉裤。阎光明还闹了个大笑话:她上厕所时一个小女孩进去 竟分不出她是男是女,找来一个上年纪的女同志看了看,认定是个女的,才放心了,这事后传成了笑话。
北大荒与北京的温度相差 太大,从零上十几度到零下几十度,阎光明本来体质就不太好,没有几个月就吐血了,农场批她假回天津治疗,她姑父是个有名的中医,很快就治好了。五八年农场 医院的医生两口子到天津出差,我托他们去看望阎光明,阎光明就同他们一块回农场了,回来后,农场领导安排她在机关农业科工作。
雁窝岛----人 们称作“大酱缸”,只有冬天结冻才能与岛相通。成群的大雁在空中飞翔,因此起名叫“燕窝岛”。
建场初期没有路,五七年 春天为了抢运种子、口粮等生活、生产物资,几台拖拉机都陷入“大酱缸”里出不来了,王震从友谊农场调来卷盘机,由首都转业战士任曾学跳进冰冷的泥水里,进 行潜水挂钩,一次、两次、三次才挂着拖拉机,当他刚从冰冷的水中上来就一头昏倒在大伙的怀里了。一台台拖拉机被拉出了“大酱缸”。这件事很快传 开了,先后被编成连环画,写成小说,收入中学课本,编成戏剧,拍成电影。全国人民都了解了北大荒垦荒人的英雄事迹。董必武副主席亲笔题词,“雁窝岛”三个 大字,至今还挂在四分场俱乐部的正上方。
一九五七年十月,八五三 农场党委决定在“雁窝岛”上成立四分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