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影射下的语言和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影射下的语言和文化.

“人”影射下的语言和文化 孙秀英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读硕士研究生,200135;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外语部,154007 本文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汉式写作思维模式的改革与探析”(项目编号:W2009-185)的研究成果 摘要: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从现有的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论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为依据,以类比的方法,提出语言与文化的“影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实体与影像的关系,人是光源;由此来说明语言、文化和人的关系:人的存在决定语言和文化的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和文化的社会属性,语言和文化反映人的本质特点,三者虽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才是语言与文化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 关键词: 语言;文化;光源;以人为本 一、引言 从“现代语言学之父”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916)的“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到被称为“美国语言学的牛顿”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1933)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 以及发起语言学革命的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1957)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都是局限于语言内部本身的研究,忽视文化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语言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人类语言学家开始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吕叔湘先生称之为“语言学的又一次解放”,从此开始了语言的各个微观方面的研究。 二、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的发展概述 西方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对语言中的人类学方向的研究中,文化因素逐渐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方面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linowski)早在二十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发现新几内亚以北的特洛布雷昂群岛居民的原始文化中,词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词所出现的语境,也就是现实的生活环境。比如说“wood”有两种含义:一是“木材、木料”,第二个含义是“独木舟”,这是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很难想像得到的。这第二个含义就是来源于岛上的现实生活环境:独木舟对岛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后,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弗斯(John P. Firth), 美国的博厄斯(Franz Boas),萨丕尔(Edward Sapir)和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 相继论及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它跟思维、种族、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关系。其中萨丕尔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世界观,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型,这一模型的纲目是在这种文化的语言中编织的,要观察和了解一种文化的网络及其要义,语言符号系统是一条必要的途径。只有在语言系统中,一种文化模型的要目才清晰地显现出来;只有在语言研究中,才能真正把握一种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自从1898年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发表了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以来,汉语学界注重的是汉语语法研究,着重对具体的语言现象作分析与描写,总是模仿西方的语言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收到国外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潮流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语言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来研究,以文化阐释语言,以语言阐释文化,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研究,从而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语言。1950年,罗常培发表了《语言与文化》。在引言中,他引述了西方著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的名言:“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受到国外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潮流的冲击,游汝杰、陈建民和申小龙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语言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来研究,以文化阐释语言,以语言阐释文化,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把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转向文化、语言、交际三者的研究,从而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语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