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营销思考》-陈春花.
中国营销思考》:
中国营销思考
陈春花 著
本书通过中外专业学习研究的积累,再加上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作者对中国市场有了深刻的思考与见解,本书内容涉及丰富,一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营销传统。
目 录
自序 在雨中,自伞自度
第1章 守望营销
理解消费者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点做合适的事情
回到战略务本
第2章 渠道优于品牌
品牌是能力而非梦想
渠道为先
中国企业的品牌能力
新奢侈主义:培育品牌的土壤
第3章 竞争的基础:价值链
零售商与制造商的结局
价值分享的可能
目标市场与竞争对手是谁
分销领域的关键
失落的权利
在新分销格局下
第4章 业务员时代的终结
营销的起点和终点
营销人员:手比头高
构建营销团队
第5章 服务必须带来增值
免费服务是否赶跑了你的顾客
第6章 布局者的修炼
我们向三星学什么
重新定位企业学习
由代工到布局者
价值链总动员:中国家电企业的出路
第7章 当代营销思想的净值
2004年营销思想的净值
2005年营销思想的净值
结语
《中国营销思考》:自序
--------------------------------------------------------------------------------
自 序
在雨中,自伞自度
我总是会不断地想到一段禅。
雨下个不停,一个人躲在屋檐下,一位禅师撑伞走过。“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带我一程吧!”屋檐下的人急喊。“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禅师高声回答,连脚步也没有放慢。“现在禅师该度我了吧!”这个人立即站到雨中。“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雨没有淋到我,是因为我有伞。你需要的是伞来度你,不是我度,请自找伞吧!”禅师说完,继续走他的路。
常常有人会问: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市场?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竞争?也常常有人试图运用成熟的营销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也有人试图通过学习成功的跨国企业的个案,来为自己的企业找到可以运用的经验。正如这段禅,企业需要的是自己面对市场的思考,自己面对市场去选择和行动;正如禅师所言,我们需要的是“伞”,不是现成的理论,也不是别人的经验。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只有备好伞,我们才可以在雨中自度。
2005年以来,我一直被一种情绪所影响,也曾经列出这些影响我情绪的因素,我发现那是我对于中国企业发展所感受到的不安。我回到德鲁克先生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忠告上去找寻这些不安产生的根源,德鲁克先生说:“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我们并没有做到德鲁克先生所断言的那样,这是我不安的真正来源,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可以自度的伞。
一年前,有人问我做教授和做总裁有什么区别,我回答说:“做教授要有更多的使命感,做总裁要有更多的责任感。”使命感来源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理性、客观地理解所面对的环境,并能够不断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对这个变化的环境思考的内容转化为人们的理解和知识,当我们做这些努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旁观者的清醒,需要有高度的专业精神,需要有对环境和人的深切的热爱;责任感来源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能力,专注、有效地理解每一个成员,并能够不断地用自己的能力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使得所有相关人员的绩效得以发挥,当我们做这些努力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管理者的效率,需要有高度的职业精神,需要有对组织效率和人的长处的敏感。正是研究者的使命感,使我们在混沌的商业世界里有着清醒的判断;正是管理者的责任感,使我们在变化的组织环境里有着绩效的发挥。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一直有一种冲动:要以观察者的身份,专业、理性、客观地理解思考中国市场。
这是来自于一种鸿蒙的责任和道义,来自于内心的冲动。
本书是我10年计划的一部分。10年前我决定研究中国企业的问题,到了2004年,这个计划的第一本书围绕着中国企业成长的道路出发,总结出中国领先企业的成长之道,我确定为《领先之道》;到了2005年,这个计划的第二本书围绕着对中国管理的思考出发,解析中国企业在组织与管理问题上的困惑和概念的混淆,我确定为《中国管理问题10大解析》;而这个计划的第三本书从对中国市场的观察与思考出发,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思考、理解和探索中国市场中的种种表象,我确定为《中国营销思考》。
中国企业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