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1.解表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 方药 疏风 透热 法 卫外 失司 证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银翘散 解表 清暑 法 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证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 新加香薷饮 宣表 化湿 法 外感湿热热蕴湿中证 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 藿朴夏苓汤 疏表 润燥 法 肺卫 燥热 证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 桑杏汤 注意 服药后病中即停止用药 2清气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 方药 轻清宣气法 气分初起的 热郁胸膈证 身热不甚,心中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数 栀子豉汤 辛寒清气法 里热蒸腾证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 白虎汤。 苦寒直折法 热灼胸膈证 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 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凉膈散 清气透表法 卫气同病证 清气中加入透表药 清热宣肺法 热邪壅肺证 清气的同时要配伍宣肺的药物 清热 解毒法 热毒壅结证 头面部红肿,咽喉肿,甚至且不能开,痄腮两 腮肿, 在清气药中配伍解毒消肿之品 清气生津法 气热津伤之证 高热消耗津液 清气时配伍生津的药物 注意 1卫分征,不能过早使用寒凉药清气。 2在湿热病中,必须在祛湿前提下清热 3和 解 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 方药 清透少阳法 春温病伏热自里向外发于少阳之证 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或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柴胡、栀子方。 分消走泄法 湿热流连三焦.,气化失司证 寒热往来,胸闷脘痞腹胀,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 温胆汤 清透分消法 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同病的证候。 寒热往来,热重寒轻,午后身热较重,入暮尤剧,口渴,心烦,胸脘痞闷,两胁胀痛,呕恶,口苦,天明汗出,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蒿芩清胆汤。方中用青蒿、黄芩清透少阳;用温胆汤加减分消走泄,通利三焦 开达募原法 湿热伏于募原半表半里证 初起先恶寒而后发热,寒热往来,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身痛,有汗。手足沉重,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舌苔白厚浊腻,脉不浮不沉而数。 达原散、雷氏宣透膜原法 注意 1热重阴伤者不能单独使用和解法。 2如果是气分热盛,要用清气法。 4祛 湿 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 方药 辛宣芳化法 邪在上焦,湿重于热 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纳呆不饥.,甚或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 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辛开苦降法 邪 在 中 焦 湿 重 于 热 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大便溏滞不爽,小便混浊,舌苔白腻,脉濡缓。 雷氏芳香化浊法。 湿 热 并 重 发热,汗出热减,即而复热,口渴不欲多饮,心中烦闷,胸脘痞胀,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脉濡数。 辛温与苦寒药物相配,以开郁燥湿泄热。代表方剂 王氏连朴饮。 淡渗利湿法 下焦湿重于热的证候 身热不扬,热蒸头胀,身重疼痛,恶心呕吐,神志昏迷,小便不逦,渴不欲饮或不渴,舌苔白腻,脉濡 茯苓皮汤 注意 1选药一定要针对上焦、中焦、下焦部位不同,同时也要兼顾三焦。 2要分清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这三种证候类型,湿重者要用辛温、苦温,湿热并重者要辛温、苦温与苦寒并用,热重者应以清泄热邪为主,温药应慎用。 第三,湿已化燥或阴虚体质者使用祛湿法应谨慎,要防其损伤阴液。 5通下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 方药 通腑泄热法 大肠燥结,腑气不通 证 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大便秘结,时有谵语,腹满痛拒按,舌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导滞通下法 湿热病中 温热夹积阻滞胃肠证 身熟,胸腹灼热,恶心呕吐,大便清滞不爽,色如黄酱,夹不消化食物,舌苔黄腻或垢腻,脉濡数。 枳实导滞汤。 清热、祛湿、消食、行气,通下药合用。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