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态相变理论》作业2.
《固态相变理论》作业2
试对珠光体片层间距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做出定性的解释。
答:珠光体片层间距S与ΔT成反比,且 ,这一关系可定性解释如下:珠光体型相变为扩散型相变,是受碳、铁原子的扩散控制的。当珠光体的形成温度下下降时,ΔT增加,扩散变得较为困难,从而层片间距必然减小(以缩短原子的扩散距离),所以S与ΔT成反比关系。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若S过大,为了达到相变对成分的要求,原子所需扩散的距离就要增大,这使转变发生困难;若S过小,则由于相界面面积增大,而使表面能增大,这时ΔGV不变,σS 增加,必然使相变驱动力过小,而使相变不易进行。可见,S与ΔT必然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但S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无关。
2. 试述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制。
答:由铁素体和粒状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它由过共析钢经球化退火或马氏体在650℃~A1温度范围内回火形成。其特征是碳化物成颗粒状分布在铁素体上。
片状渗碳体的表面积大,界面能高,球化退火时,将会自发球化。
与渗碳体尖角接壤处的铁素体碳浓度Cα-k大于与平面接壤处的碳浓度,在铁素体内将引起碳原子扩散,结果界面碳浓度平衡被打破,为维持碳浓度平衡,渗碳体尖角处会溶解,而平面处会向外生长,最后形成各处曲率半径相近的粒状渗碳体。
渗碳体片内亚晶界的存在,会产生界面张力,为保持界面张力平衡,在亚晶界处会出现沟槽。由于沟槽两侧曲率半径较小,此处渗碳体将溶解,而使曲率半径增大,破坏了界面张力的平衡,为恢复平衡,沟槽将进一步加深,直至渗碳体溶断。
(4)当奥氏体化不充分时,也会以未溶颗粒状渗碳体作为形核核心,直接形成球状珠光体。
3. 分析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
答:(1)P转变的形核率与长大速度。与温度的关系:随温度降低先增后减,550oC达最大值。与时间的关系:I随等温时间增大而增大,随时间延长,晶界上形核位置达到饱和,I急剧下降到零;v与时间无关。
(2)形核率
为界面厚度,L晶粒平均直径,i=0,1,2分别表示界隅,界线,界面,Q为原子扩散激活能,v为原子振动频率。
(3)形核率与长大速度
与温度的关系:随温度降低先增后减,550oC达最大值与时间的关系:I随等温时间增大而增大,随时间延长,晶界上形核位置达到饱和,I急剧下降到零;v与时间无关
4 . 试述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并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答:(1)马氏体相变的无扩散性。 钢中马氏体相变时无成分变化,仅发生点阵改组。可以在很低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并且相变速度极快。原子以切变方式移动,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移不超过原子间距,近邻关系不变。
(2)表面浮凸现象和不变平面应变①表面浮凸现象,如下图
②惯习面和不变平面:马氏体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这一定的晶面即称为惯习面。马氏体和母相的相界面,中脊面都可能成为惯习面。钢中:0.5%C,惯习面为{111}γ;0.5~1.4%C,为{225}γ;1.5~1.8%C,为{259}γ。 直线划痕在倾动面处改变方向,但仍保持连续,且不发生扭曲。说明马氏体与母相保持切变共格,惯习面未见宏观可测的应变和转动,即惯习面为不变平面。③不变平面应变: 倾动面一直保持为平面。发生马氏体相变时,虽发生了变形,但原来母相中的任一直线仍为直线,任一平面仍为平面,这种变形即为均匀切变。造成均匀切变且惯习面为不变平面的应变即为不变平面应变。
(3)马氏体和奥氏体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 ①K-S 关系:(G.Kurdyumov-G.Sachs) {111}γ∥{110}M;110γ∥111M 1.4%C钢,由于3个奥氏体110γ方向上(每个方向上有2种马氏体取向)可能有6种不同的马氏体取向,而奥氏体的 {111}γ 晶面族中又有4种晶面,从而马氏体共有24种取向(变体)。②西山关系:(Z.Nishiyama){111}γ∥{110}M ; 112γ∥110M Fe-30%Ni合金,按西山关系,在每个{111}γ面上,马氏体可能有3种取向,故马氏体共有12种取向(变体)③G-T关系(Greninger-Troiano)和 K-S关系略有偏差 {111}γ∥{110}M 差10 ;110γ∥111M 差20; Fe-0.8%C-22%Ni合金④K-N-V机制(P.M.Kelly-J.Nutting-J.A.Venables)为了研究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人们采用了各种金相法和x光衍射法,所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反应过程中关于原子迁移的早期理论的基础。但是要对理论加以改进,我们还要求有新的实验方法和得到更多的实验事实。随着薄膜技术的发展,已经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人们进一步发现,在钴,镍铬不锈钢和高锰钢中,层错可能是马氏体的核心,面心立方的奥氏体(γ)要经过一个六角密集结构的中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