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魔戒》现象在中国.
北京大学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魔戒》现象在中国
Lord of the Rings as a Phenomenon in China
姓名:郑熙青
学号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中国文学
指导教师:陈跃红
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授权不得对本论文进行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益之行为,否则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内容提要:
《魔戒》的电影和小说作为根植于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在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了少见的“《魔戒》现象”。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和文本跨文化移植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并从文体区别、人物认同、作品的特定主旨的角度探讨一些在大众传媒时代由文学的跨文化生产流通所造成的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并得出《魔戒》与中国文化深处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魔戒 跨文化接受 认同模式
目录
一、《魔戒》与《魔戒》现象……………………………………………………4
(一)、西方的《魔戒》现象……………………………………………………5
(二)、中国的《魔戒》现象……………………………………………………7
二、《魔戒》中的不同人物认同模式及跨文化接受效果………………………9
(一)、《魔戒》接受的人物认同模式…………………………………………10
(二)、不同文化背景对于角色的认同差异………………………………… 15
(三)、实例分析:从弗拉多的评价降低看文化背景对接受者的影响…… 20
三、中国小说传统与《魔戒》跨文化接受……………………………………23
(一)奇幻小说的文体认同和审美预期问题…………………………………23
(二)、《魔戒》接受与中国文化的深层因素…………………………………26
四、结语…………………………………………………………………………28
参考文献…………………………………………………………………………30
后记………………………………………………………………………………32
一、《魔戒》与《魔戒》现象:
英国作家托尔金(J.R.R.Tolkien)的奇幻史诗小说《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或译《指环王》,后者一般常用于其改编电影译名)自1954年在英国出版以来,尽管评论多呈两极态势,但不可避免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众多爱好者的追捧,不仅被众多读者评为“世纪之书”乃至“千年之书”,而且直接影响和推动了英美奇幻小说的兴起。在其改编的三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连续打破票房纪录并不断受主流电影奖项认可之时,终于有了中译本的中国也掀起了《魔戒》热潮,包括引发了近些年少见的电影院满座,网络论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建立,更有大批日渐增多的对其忠心耿耿的爱好者们。赞美也好,诋毁也罢,甚至在很多主流媒体对其仍持不屑态度的情况下,《魔戒》仍然已经作为2002年至今的关键词闯进了中国人的生活。
《魔戒》的核心情节非常简单:一个安于平静生活的霍比特人(一个矮小、害羞而勤劳本分的民族)在发现一枚戒指的邪恶本性之后为了世界的安宁、特别是使自己的家园和族人免遭奴役决心独自到邪恶势力的中心也是唯一可以销毁它的地方毁掉它,而拥有自己意志的戒指则要尽力地诱惑和腐蚀靠近它人们的心智。故事便讲述了这个普通的霍比特人和他的同伴们一路上与可见的和内心的敌人搏斗,经历千辛万苦而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而从中有很多精心设置的小细节为读者架构了一个脱离现实、有自己历史、地理、神话、语言的架空世界(Secondary World),从中渗透作者渊博的语言学、神话学及其它知识。
而这便引起了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作为一个熟谙北欧神话的虔诚天主教徒的作品,《魔戒》完全是深深扎根于西方文学文化传统土壤之中的,小说中北欧神话中类似的情节构建和文字下隐藏的天主教思想倾向明显表明了它们的源流关系。然而在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中国何以能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呢?更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在盛行怀疑与结构的二十世纪刚刚过去的时候,《魔戒》体现了某种对古代神话形式的颇具古典意味的回归,即使是最忠实的拥趸也无法否认《魔戒》中正义对抗邪恶的已经在历史上被反复书写无数次的故事模式,却依然能赢得如此多的关注和喜爱,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关于这些有趣现象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存在,这就使得中国的《魔戒》研究可以向这方面开展,而且其讨论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最近许多西方奇幻小说在中国颇有市场,或者是这两年国际上史诗电影和中世纪题材电影遍地开花的原因。因此对《魔戒》的跨文化研究很具有代表性。通过对上述一些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和文本跨文化移植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从中发现一些在大众传媒时代由文学的跨文化生产流通所造成的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一)、西方的《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