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茶馆式教学 启示 《后“茶馆式”教学》的启示.doc

后茶馆式教学 启示 《后“茶馆式”教学》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茶馆式教学 启示 《后“茶馆式”教学》的启示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后“茶馆式”教学》的启示”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后“茶馆式”教学》的启示 每次和学生交流学生都会反映,上课都听明白了,可一做作业和练习就不会。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学生练习做得少,因此每次我都和学生说“那是你练习做得少,多做题就好了”。 偶然间,拜读了张人利老师撰写的《后“茶馆式”教学》一文,文中的一个案例给了我很大启示。 这是一节初二的物理课,教学内容是“功”。同一教师上两个平行班的课,两个班的原有基础差异不大。第一节几乎以教师讲为主,中间也插入一些提问等。教学的基本过程是:①什么叫功?“功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一段距离。”②功的公式:W=F〃S。③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力的单位是牛顿,距离的单位是米。④例题1:力、距离已知,求功;例题2:功、距离已知,求力。课后,有学生反映说:上课听听是听得懂的,回家做作业是有困难的。问题出在哪里?你能说这位物理教师讲的不是这一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吗?其实,教师讲的绝大部分内容,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能自己看懂、学会的。那些自认为学会了的学生,其实有一句话并没有完全理解,就是:什么叫“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一段距离”。那么这个课怎么上才更有效呢?第二节课,教师换了一个班级,先让学生自学,形式是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问题是:“一个人拎着包在平地走,这个人对包做过功吗?”“一个人拎着包,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这个人对包做过功吗?”“如果所经过的路一个是光滑的,一个是粗糙的,分别用同样的力,通过同样的距离,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吗?”等等。 读到这里我忽然顿悟,这不正是我久思不解的问题吗?我按奈住心中的喜悦,反复阅读这段文字,犹如迷航的船发现了灯塔,黑夜中见到明灯,心中豁然开朗。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即投身课堂进行实践。下面是我在进行《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所做的尝试。本节主要内容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最初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定在性质的应用上。主要教学流程为:①利用两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拼一个等边三角形,由此探究得出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②师生证明这条性质。③重点进行应用练习以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这条性质。 以前学习定理、性质主要让学生记忆,可学生常常是会背不会用,董进宇博士在演讲中曾提到: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不是文字,文字只是记录知识的符号。学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因为他们只记住了符号,而没有明白符号所表达的意思。根据董进宇博士和张人利老师的论述,我重新研读了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对性质的理解上。我对原有流程进行了修改。①利用两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拼一个等边三角形,由此探究得出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②议一议:已知如图Rt△ABC,∠A=3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BC=?AB”、“BC=?AC”、“AC=?AB”③辨一辨:根据下列图形,找出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图形如下)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