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设备系统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设备系统简介.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设备系统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设备系统简介 1. 工程概况 长江隧道是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中穿越长江南港的工程,全长8955m,其中盾构法隧道长度7471m,衬砌外径15m,内径13.7m,工程范围内设浦东和长兴岛两座工作井。江中圆隧道上层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隧道内设计车速80km/h。下层正中为预留的轨道交通空间。 隧道浦东、长兴岛暗埋段峒口内分别设置两座雨水泵房,在江中圆隧道上下行线之间设8条连接通道、最低点设江中泵房。整个崇明越江通道工程设一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位于北港桥梁工程范围内,负责隧道和桥梁的运营管理。 2. 设备系统设计工作内容 2.1 通风、排烟设计 1.设计标准、参数: 隧道内火灾释热量:50MW; 火灾位置:考虑同时只发生一处火灾。 2.公路通风系统设计: 采用纵向通风结合重点排烟的通风模式; 每管隧道内悬挂26组射流风机,每3台一组,两端风井设置若干台大型轴流排风(烟)机; 排烟道下部设置大规格排烟风口; 隧道内拟采用细水雾喷淋降温。 3.轨道交通通风系统设计: 正常工况下在两座工作井内上、下行线各设置1座活塞通风井。依靠列车行驶活塞风对其自然通风,将余热排至峒外。 阻塞工况和火灾工况下采用事故风机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通风井间暂按一列车火灾的工况设计。 2.2 给排水、消防设计 1.废水排水系统: 隧道内消防废水、冲洗废水、结构渗漏水等由设在最低点的江中废水泵房(公轨分置)收集,并经浦东长兴岛工作井内的废水泵房接力后,分级提升排出隧道。 2.雨水排水系统: 在隧道两端峒口各设一座雨水泵房拦截雨水并排出隧道。雨水量按上海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隧道敞开段部分雨水量按暴雨重现期三十年一遇设计 。 3.消防系统: 灭火器及消火栓;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地面水消防系统。 在每条隧道内单侧每隔50m设置一组消火栓箱,全线共设消火栓箱350组。 在每条隧道的暗埋段及盾构段内设置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以25米为一个区间,在车道侧墙上方设置近、远程喷头,共设650组;消防时二组喷头同时作用,前期喷泡沫灭火,后期喷雾防止复燃。 2.3 照明设计 1.隧道内采用光带照明方式;在隧道出入口段采用天然光过渡和人工加强照明光过渡混合光过度的方式。 2.采用荧光灯作为隧道照明的主光源,加强照明选用光效高、透雾性能良好的高压钠灯。 3.应急照明切换时间不大于0.1秒,应急时间为90分钟。 4.研究光纤照明及太阳能光伏技术在隧道中应用。 2.4 供电设计 1.负荷分级: 一级负荷:风机、风阀、水泵、照明、监控系统电源、直流屏等。 二级负荷:隧道检修、变电所风机。 三级负荷;空调冷水机组等 。 2.供电方案: 隧道沿线设二座变电所,拟在浦东及长兴岛变电所分别各引入两路独立的35kV电源,相互备用,且每路电源容量均确保隧道内一、二级负荷用电。 对距离变电所距离较远的动力、照明等负荷,通过隧道内10kV供电网络和设置在隧道下部的埋地式变压器进行供电,确保长距离供电质量和减少电能损耗。 300kW以上集中送排风机采用10kV供电。 照明电源由供电系统独立回路供电。 2.5 监控和通信系统设计 1.长江隧道监控系统由下列子系统组成: (1)监控子系统(含中央计算机信息系统、交通监控、设备监控、结构体健康监测系统); (2)闭路电视监视子系统(CCTV); (3)通信子系统(含综合传输、电话、无线、广播、时钟子系统) (4)火灾报警子系统(FAS) 2.总体设计工作内容: 针对长江通道在预留轨道交通后发生的系统需求变化,在统一设置的桥隧管理中心大楼,须针对隧道和桥梁的不同管理特点,重点协调管理中心中央控制室的功能和工艺要求;协调桥、隧接线段的通信管道建设标准和贯通的径路;协调全线信息显示的信息内容和标准,实现检测信息统一管理并为上层管理路网管理中心提供必要信息;协调桥隧可共同设置弱电设备的设备种类、设计分工、建设方式和统一技术标准。 3.各单项总体的设计原则: (1)系统以保证隧道正常运营和人身安全、提高隧道防灾消灾能力、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优化管理为根本目的。确立“以人为本”的隧道科学化使用、维护和管理原则。 (2) 建立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包括:交通管理模式(分为正常、短暂应变、长期交通措施;超速预警及违规处理;超高监测;事故监测等类别);环境管理模式(分为空气质量监测及调控模式、照明监测及调控模式、设备合理性使用及节能模式)以及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模式等。 (3)建立多系统集成的综合监控系统,以实现隧道管理的智能化操作 (4)在中央控制室内完成相关的智能监控、状态显示、操作、维护、监视、通信

文档评论(0)

bhz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