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病害讲述
蔬菜病害防治各论 主讲人:孙玉文 蔬菜病害概况 蔬菜病害总数达500种以上,其中危害严重有数十种。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 茄科蔬菜:青枯病、灰霉病,病毒病、早疫病、叶霉病,茄黄萎病、褐纹病,辣椒疫病。 葫芦科蔬菜:枯萎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疫病、霜霉病。 豆科蔬菜:锈病、菜豆细菌性疫病。 保护地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生长期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青枯病和枯萎病等病害发生严重。 课程概要 总学时 :15个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主栽蔬菜重点病害症状、发生流行及其综合防治的相关科学理论知识。 学习重点: 霜霉、枯萎、疫病和白粉等真菌性病害;茄科青枯和软腐等细菌性病害;茄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等病毒病病害。 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绪论与细菌性病害3学时,真菌性病害6学时,病毒性病害3学时,综合性专题及其他3学时。 教材与参考资料:高必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园艺植物病理学》 ;《植物保护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等。 第一章 细菌性病害 病害种类 茄科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姜瘟病,细菌性叶斑病(菜豆疫病和辣椒疮痂病)、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溃疡病(番茄),甜瓜果腐病等。 症状特点 腐烂、萎焉、溃疡、条纹和斑点以及脓状物等病状和病征。 危害特点 以茎基部和叶片为主,病菌多数在土壤中越冬。 第一节 茄科蔬菜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nightshade family) 是世界性的重大细菌病害。 分布范围极广,其中以温暖、潮湿、雨水充沛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中南和西南部分地区。 近年来,北方保护地面积明显扩大,在部分地区青枯病有所发生和发展。 受害较重的是番茄,其次是马铃薯和茄子,在辣椒上也有发生。 该病在广东每年以6~9月份发生最重,产量损失达15 %~100 % 。在重庆番茄产区,番茄青枯病常年田间死株率达20~40%,重病田块可达80%以上,甚至毁种无收。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的、传染性和破坏性极强的维管束系统性细菌病害, 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番茄青枯病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该病原菌可侵染44个科、数百种植物。 目前,此病尚无有效药剂防治。 1 . 青枯病症状 典型症状 (1) 叶片、分枝或植株呈急性萎蔫; (2) 横切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褐,用手挤压,切口处有乳白色粘液渗出,此特点可与枯萎病、黄萎病区别; (3)维管束病害,以开花结果期发生 最严重。 番茄发病初期症状 部分幼叶萎蔫,下部老叶轻微黄化,其茎、根部的维管束变褐腐烂,根部水渍状。 横切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褐,用手挤压,切口处有乳白色粘液渗出 发病期 病株开始仅在中午萎垂,傍晚恢复,经2—3天即全株萎垂死亡 萎焉症状 后期症状 后期病株随着更多叶片萎蔫枯死而导致全株死亡。 根部常变褐腐烂,茎部表皮粗糙并可产生很多长短不等的不定根;髓部在潮湿时变褐腐烂或呈“空心”,干燥时则仅木质部变为紫褐色。 诊断方法 由于番茄患青枯病和枯萎病在症状很相似,因此从症状上很难准确判断。判断番茄患青枯病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将番茄病茎切成3-5厘米 长的小段,然后放入备好的清水瓶中约30min,如发现清水变混浊,则证明番茄患的是青枯病。番茄枯萎病无此变化。?? 2 病原物 为细菌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 F. Smith 。 短杆菌体两端圆形,有极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 细菌发育的最适温为30~37℃,pH6.0~8.0,最适为6.6。 该菌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划分4个生理小种。 3 侵染循环(生活史??) 3.1侵染部位 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 次生根的根冠部位 3.2传播方式 种子、流水、线虫、农事活动传播 马铃薯块茎可带菌。 3.3能够进行再此侵染 3.4越冬、夏(土壤习居菌)? 土壤中的病残体 染病块茎及杂草寄主体内过冬 土杂肥和粪便 致病机制 在维管束中繁殖蔓延 产生胞外多糖:氮乙酰半乳糖醛酰胺、鼠李糖和麦芽糖物质阻塞导管, 植株萎焉; 产生胞外蛋白:果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使薄壁细胞组织腐烂。 4 病害流行因素 4.1气候条件 高温 土壤温度25℃ 左右,气温30℃ 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