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教你如何鉴赏红山古玉.
专家教你如何鉴赏红山古玉
诞生于石器时代的中国玉文化, 绵延至今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傲然独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自兴隆洼文化时期起即被古代先民采用的玉石,究竟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有什么样鲜为人知的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及辨识方法?自本期开始,《博雅典藏周》将邀请国内古玉研究大家一一为你探本溯源,厘清脉络。而本期为您请出的是在兴隆洼文化及红山文化玉器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玉器产源方面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朝洪先生。
红山时期玉器“晋升”为礼器
在东北的黑土地下沉默了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一经重见天日,依然熠熠生辉。赵朝洪认为,兴隆洼文化的重要性除了发现完整的原始村落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并且鉴定出了黍、粟类农作物,对于研究当时的人类社会有重要意义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即用透闪石质玉石制作的玉器,开创了中国史前使用透闪石玉的先河。对这些玉器,杨虎、刘国祥、邓聪诸位教授作了很好的研究。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种类已有坠、珠、条形器、匕形器等多种,“特别是玉玦制作非常精美,从一座墓葬中墓主人头部两侧出土的一对玉玦,大小、重量都相差无几,而且制作比较精致,磨得很光亮,保存完好,说明这一时期治玉的工艺水平已经相当不错。像穿孔采用了实心钻(又称桯钻)钻孔,切割有线切割、片状硬质工具切割,磨制也很精细,可见人们对玉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
而当史前文化发展到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玉料依然一脉相承,仍以透闪石为其主流,颜色上呈现黄绿色、黄白色。不过在玉器的组合上出现了新品种,像人们都比较熟悉的玉猪龙、马蹄形器(又称作箍形器)、勾云形珮、勾形器等,都是红山文化的特色器型。这一文化的“玉璧”也与众不同:平面一般呈圆角方形或椭圆形,而不是正圆的。同时,玉人和看上去宛如天鹅的“玉凤”及玉龟、玉鸮、玉蝉等动物造型,也都纷纷出现,种类很丰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组合。在工艺上,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除了使用线切割、片状器切割、桯钻钻孔,还出现了管钻孔。在切割、钻孔、磨光技术上都有了明显进步。
但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性更体现于,从它的组合看,有些造型明显已非一般的装饰品,而是具有礼仪性质,应该是礼器了。赵朝洪说,“像玉龙、玉猪龙、勾云形器、玉人玉凤及马蹄形器,这些可能都是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的,不是一般的佩戴品。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用玉者的身份地位是相适应的——考古发现,这些礼器一般只出土于大型的墓葬中,像牛河梁遗址出土的这些类型的玉器,多数是来自于积石塚中,说明墓主人具有特殊的身份地位。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与功用,郭大顺教授曾做过分析与研究,发表过一些灼见。相比而言,早前的兴隆洼时期的玉器,则是以装饰品为主,像璧形器、弯条型器,究竟有没有礼仪性质,还值得探讨。”
红山古玉代表作:玉猪龙
解开透闪石玉料来源之谜
随着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被确证为透闪石,一个引人联想的问题也被抛入了学术界——这些玉器的玉料到底从哪儿来?
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识是,东北地区并无透闪石玉料。一提透闪石,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新疆的和田玉。因此,有人不免设想,是否八千年前新疆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就已经发生了?对此,赵朝洪等一批专家学者希望能够实实在在地进行一番调查。于是,从2001至2003年期间,一支由多个学科的研究者联合组成的科研队伍,在北京大学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赴东北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内蒙地区,我们看了好几个玉矿,但都是石英岩、玄武岩等类的‘玉石’,并不见有透闪石玉。而在岫岩、海城一带发现的玉料不仅有蛇纹石,也有透闪石。而且玉料的质量非常不错,特征色为黄白色、黄绿色,还有绿色、墨色等,硬度、成分与新疆和田玉相差无几,但是在特征色上有差别,并且不见新疆和田特有的羊脂白玉。”于是,赵朝洪带领科研队伍制作了四十多件玉料标本,从岫岩出发向周边扩散,跑了东北、华北几个省,将玉料标本和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都作了细致的对比,发现这两个时期使用的玉料,从基本色调到比重等方面都和岫岩一带的玉料非常相近。因此,研究团队认为八千年前的中国先民们已开发利用了岫岩一带的透闪石玉,推翻了东北新石器时代玉料从新疆“跋涉”而来的猜测。“尽管兴隆洼离岫岩地区也还有一段距离,但从辽西过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采集与交换,交通上应该不是大问题。另外,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发现的一些玉器,在玉料的特征上、器物类型上及工艺上,与红山文化以及辽东半岛的史前文化都有相同之处,其玉料应该也是从东北过去的。可见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小珠山文化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它们之间已存在文化交流,也可能出现了人群的迁徙。”三年的实地考察,赵朝洪和他的研究团队得出了多个振奋学术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