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大纲.
《石油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学
英文名称:Petroleum Geology
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 学 时: 64 讲课学时: 62 实验(实践)学时:2
学 分: 4
适用对象: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按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总体教学计划及油田勘探开发对本专业人才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制定。
(二)课程简介
系统介绍油气的组成、性质和成因,油气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和油气藏的形成及类型,油气在地壳上的富集分布规律。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学生毕业后从事油气的勘探、开发和有关的管理工作都要用到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因此它是事关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基本功和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生产及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所涉及到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都已经在先修的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课程中介绍,与上述课程相比,本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综合性和集成性,它强调有关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和综合,强调各成藏要素的时空匹配和动态过程和联系。同时,它也作为后续油气田勘探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中外油气田勘探等课程的基础。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先修的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中,打好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同时,要加强有关的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基本功。作为一门综合课,没有时间从ABC起步。
二、大纲内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油气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和油气藏的形成机理、过程及其类型以及油气在地壳上的富集分布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油气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生产及科研工作中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全面理解油气地质学的“成烃-成藏-油气分布规律”这三大核心问题及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要掌握静态的成藏要素,还要理解动态的成藏过程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成藏要素、成藏过程及其对油气在地壳中聚集和分布的影响方面。难点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油气地质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本门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图多,为提高授课效率和效果,建议加强多媒体教学,同时本课程的综合性、集成性强,应该安排一定的综合性习题课和作业练习。
(五)教学内容
绪论(了解)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意义
二、我国及世界油气勘探的简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油、气、水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掌握)
第一节 石油(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 天然气(组成和性质)
第三节 油田水(组成、性质、分类、应用)
第四节 石油沥青中的同位素(C、H、O、N、S)
第二章 油气的生成和烃源岩
第一节 油气成因理论综述(了解)
(无机成因说、早期有机成因说、晚期有机成因说、现代油气成因理论简述)
第二节 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理解)
(有机质的产生和聚集、生物体的组成、有机质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分布特征、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
第三节 有机质的演化、影响因素及成烃模式(掌握)
(可溶有机质的演化、不溶有机质的演化、影响有机质演化的因素征、有机质的成烃模式)
第四节 烃源岩评价(掌握)
(烃源岩定性评价发育与分布、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生烃量计算)
第五节 油气源对比(理解)
(对比原理、对比方法、对比指标、对比实例)
第六节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了解)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生物化学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气的主要特点与判识)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掌握)
第一节 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掌握)
(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掌握)
(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成因及储集性质的影响因素
碎屑岩储集层各类砂、砾岩体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
砂岩的次生孔隙)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理解)
(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
碳酸盐岩溶蚀孔隙的形成与分布
碳酸盐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