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1.doc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1.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杜甫诗三首》教案1”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B、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C、情感与价值观: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之美;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大家知道他形容的是谁吗? 回答:李白。 那么大家认为另一半的盛唐,是谁呀? (畅所欲言) 杜甫无疑是盛唐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李白轻松地动了动笔就留下了不朽的诗作,但一直工于炼字、呕心沥血创作着的杜甫却也达到了另外一个高峰。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李白,他太富才气,简直就是拥有上帝礼物的人。可是我们却可以成为杜甫,他博采众长,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有哪些诗句,也许你早已听过,但你不知道那就是杜甫所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诗三首》,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盛唐时期的诗歌魅力。 2、作者简介: 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杜甫。 1 回答: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七岁会作诗,20岁开始壮游,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早期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中后期作品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完了杜甫之后,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首诗《望岳》。 (同学齐读) 纠正易读错的字词:岱( )宗;曾( )云;决眦( )。 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本诗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5、体裁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6、大家如果要写泰山的话,有几种方式呀? 提示:是不是可以亲身去经历去攀登,写过程中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忽略掉过程的艰辛,直接看泰山,带给你的感受呀? 那么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泰山的? 回答:从标题《望岳》,可以看得出来,这首诗是着眼于一个字“望”。杜甫并没有登上泰山,只是句句都望,但是望的角度又不同,有远有近,有实有虚。 7、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句,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这首诗不是律诗,所以不可以使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种说法。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大家结合课下注解,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 泰山到底怎么样呀?泰山的景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大家觉得有什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