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

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 【摘要】:本文以唐代田家诗为研究对象,以赋役制度为切入点,主要关注作品中反映的相关制度内容及诗人的制度感受,进而形成各时期不同的创作风貌。全文共六章,在第一章确定田家诗内涵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分阶段对唐代田家诗及其制度反映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考察唐代赋役制度沿革在田家诗创作中所留下的变化轨迹。第二、三、四章主要是分三段考察田家诗创作的流变过程,分别是以田家“安”、田家“苦”、田家“劫”作为探讨主题。第二章主要探讨初盛唐田家诗中制度映像的共同特点——田家“安”。该时期田家诗创作主旨含蓄、杂糅,很多诗人在以隐逸、游览等生活内容为吟咏对象时,一并抒发其有关田家的见闻、感受。多数作品是在间接反映制度背景,所以主要从诗中田家的劳动生产、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体悟租庸调制对均田时代农民阶层的种种影响。第三章着眼于两税法推行前期的中唐田家诗。考察田家“苦”这一中唐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兼及田家“乐”的诗歌表现和制度根源。此时田家诗逐渐发展成熟,有了明确的创作主旨,与文人田园诗的界限更为明晰,“悯农”诗大量出现,为田家诗创作第一个高峰。田家诗中对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税役负担、征税方式等方面均有涉及,诗人的立场也愈加鲜明,不再如初盛唐那样含蓄。诗人在表现田家生产、生活时,以“苦”为主,传达出中唐诗人特有的制度感受和评价。诗歌的艺术表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第四章以晚唐田家“劫”为主要论题。此时赋税制度虽仍以两税法为主体,但藩镇战乱、吏治腐败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变为一种随意性大、体系混乱的赋役制度。田家诗对税役内容的抨击比中唐更为强烈。在田家与官家的赋役矛盾关系中,诗人多选择与朝廷相对的立场。涉及田家生产、生活时多数作品比中唐的“田家苦”更进一步。在国衰税重的时代背景下,晚唐田家诗并非一味表现“苦难”,两税制度催生的乡村富户开始在田家诗中得到更多关注。田家诗的艺术面貌出现“两极”局面:“苦”“乐”并存。第五章为横向专题研究,作为此前三章的补充,对制度执行中的特例及诗歌表现予以阐释说明,如灾荒、战乱、枉法乱征等。第六章论述田家诗中制度映像的失真与信实,将可能导致诗中制度内容脱离现实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并对如何评价田家诗与赋役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笔者的看法。最后的结语是对此前各章的总结与归纳,再次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关键词】:唐代田家诗农民赋役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22 【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3序论13-32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30二、本文的研究角度与方法30-32第一章田家诗的内涵与研究范畴的确立32-41第一节田家诗概念的特殊性32-34第二节田家诗内涵与范畴的界定34-41第二章初盛唐田家诗的萌发——均田时代的租庸调与”田家安”41-69第一节均田制与田家赋役的制度41-44第二节田家生产诗中的制度映像44-53一、”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均田农民积极生产的制度反映44-48二、”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租庸调与田家生产的多样化48-51三、”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诗中田家安于生产的制度保障51-53第三节诗中田家安乐生活的制度解读53-61一、”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诗中田家生活的丰足54-57二、”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表现田家安适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57-59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纳税已毕的田家生活59-61第四节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选择61-69一、田家诗涉及制度评价时表现出的共同倾向61-63二、意象类型的选取63-69第三章中唐田家诗的成熟——两税法前期的”田家苦”69-102第一节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表达70-76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肯定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初衷71-72二、”贫儿多租输不足,夫死未葬儿在狱”——关于税役负担的评价72-74三、”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关于征税方式的评价74-76第二节诗中田家生产题材的制度映像76-88一、”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两税法对生产积极影响的诗歌表现76-79二、”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两税催逼下田家辛劳的诗歌反映79-85三、”岂知剧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赋税征钱对诗中田家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85-88第三节税负沉重与诗中田家的日常生活88-97一、”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盘剥日重与田家生活的困顿90-92二、”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制度执行缺失与田家生活中的重祭现象92-95三、”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赋税催逼下的田家生活95-96四、”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诗中田家生活之乐96-97第四节诗人制度感受对诗歌艺术表现的影响97-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