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枇杷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枇杷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枇杷主要病虫害防治 枇杷叶斑病 常见的枇杷叶斑病有:灰斑病(轮斑病)、斑点病、角斑病和胡麻色斑病。发病重时造成早期落叶,果树长势弱,影响新梢抽发。灰斑病还危害果实;以上4 种病害常混合发生,症状和发生特点都有相似之处。 一. 症状 (Symptoms) 1. 灰斑病:叶片上初为淡褐色圆形病斑,后转为灰白色,表皮干枯,易与下部组织脱离。病斑常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边缘有明显的黑褐色环带。果实受害产生紫褐色圆形病斑,后期凹显,散生黑色小粒点。 2. 斑点病:叶上初为赤褐色小点,扩大后近圆形,病斑比灰斑病小,中央灰黄色,后期产生黑色小粒点,有时排列成轮纹状,小黑点细而密。病斑也会愈合为不规则大病斑。 3. 角斑病:叶片上初为褐色小点,扩大后以叶脉为界,呈多角形病斑。也可愈合成大病斑。病斑赤褐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央稍褪色,其上长出黑色绒状小粒点。 灰斑病 斑点病 角班病 4. 胡麻色斑病:叶片上产生很多小圆形病斑,芝麻大小,紫褐色,边缘红紫色。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上生小黑点,病斑也会扩大、愈合成不规则大病斑。 二. 病原 (Pathogen) 1. 灰斑病: Pestalozzia funerea 盘多毛孢属,分生孢子盘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纺锤形,中央三个细胞茶褐色,二端细胞无色,顶端细胞的末端有3根刺毛。 2. 斑点病: Phyllosticta eriobotryae 叶点霉属,分生孢子器球形、扁球形,黑色,孔口突出在寄主表皮上。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孢。 3. 角斑病:Cercospora eriobotryae 尾孢属,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子座上,丛生,直立,单胞,淡褐色,老熟后有1-5 个隔膜。分生孢子无色,鞭状,直或稍弯,3-8个隔膜。 4. 胡麻色斑病: Entomosporium eriobotryae 虫形孢属,分生孢子盘皿状,成熟后露出表皮外,盘下一般可见菌丝体,分生孢子梗短而细。分生孢子形态似虫状,有4个细胞组成,除基部细胞较小外,3个细胞前端都有一根细毛。 三. 侵染循环 (Infection cycle)   病菌在病叶上越冬,莆田、长乐和福州等地无明显越冬现象。春季温度回升、雨季来临时,休眠的病菌开始活动,靠气流、风雨传播,有的也靠昆虫传播。5-6月是发病高峰,9-10月是另一个小高峰。 四. 发病条件 (Contributing conditions) 1. 湿度: 雨季湿度大,或秋旱后下雨,都易诱发病害发生。 角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生也较严重,因为干旱降低寄主抗病性。排水差的果园病害发生严重。 2. 土壤:瘠薄土壤发病较重,质地粘重的果园排水都很差,植株生长不良,抗病性差。 3. 树龄:苗木发病比成株重,尤其是角斑病和胡麻色斑病,主要为害苗木, 在苗木生长不良时发病更严重。 4. 品种:不同品种对各种病害的抗病性表现不同。一般来说,白色品种感病, 红色品种抗病;品质好的品种发病往往较重;本地的老品种一般较抗病、耐病。 5. 栽培管理: 管理不良的果园发病重。 五. 防治措施 (Control) 1. 育苗: 选择有机质多的砂质壤土育苗,苗圃要远离枇杷园、未做过苗圃的地。 苗圃要加强管理,育壮苗、健苗。及时防治病虫害。 2. 冬季清园:剪除病叶,与落叶一起烧毁,清园后及时喷药。 3.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树势强壮则抗病性强,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 尽量降低地下水位;干旱时则要及时灌溉。 4. 药剂防治:苗圃在新叶长出时,成年树每年春梢大量抽发时, 都要及时根据病情喷药防治。我省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喷药,10-15天后再喷一次。药剂可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70%托布津可湿粉800倍,65%代森锌可湿粉600倍。               枇杷炭疽病 一. 症状 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在储藏期发生较多。果面上褐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凹陷,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在潮湿条件下溢出淡红色粘质物(分生孢子)。病斑扩展快,3-5 天蔓延到整个果实,果肉腐烂。病果可成为僵果悬挂在树上或落在地上。 二. 病原   Gloeosporium fructigenum 果生盘长孢菌,有性阶段是小丛壳属。 三.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树上的病果上越冬。 果实成熟时高温多雨则发病重。 果树栽植密度大、不通风的果园发病较重。 害虫为害严重的果园病害重,因为昆虫携带病菌,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而炭疽病菌一般是弱寄生的。 四. 防治措施 1. 摘除病果,剪除病梢并烧毁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